DB23/T 3196-2022 大鳞鲃池塘养殖技术规程解析与应用探讨
《DB23/T 3196-2022 大鳞鲃池塘养殖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详细解读了大鳞鲃池塘养殖的技术规范,包括养殖场选址、水质管理、种苗投放、饲料投喂、病害防治等方面,旨在提高大鳞鲃养殖的产量和品质,为养殖户提供实用指导。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大鳞鲃凭借其显著的经济价值和食用价值,逐渐成为养殖户竞相追逐的对象,为了规范大鳞鲃池塘养殖技术,提升养殖效益,我国在2022年正式颁布了DB23/T 3196-2022《大鳞鲃池塘养殖技术规程》,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程,旨在为养殖户提供有益的参考。
规程要点解读
养殖场选址
根据规程要求,大鳞鲃养殖场需选择水质清澈、水源充沛、交通便利、电力供应稳定、无污染源的区域,周边应具备一定的养殖规模,以便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池塘建设
池塘建设需满足以下标准:
- 池塘面积:一般以0.5-2亩为宜,水深保持在1.5-2.5米。
- 池塘形状:长方形或椭圆形,便于操作和管理。
- 池塘底质:以沙质或泥沙质为佳,有利于底栖生物的繁殖和有机物质的分解。
- 进排水系统:进水口设于池塘上风处,排水口设于下风处,避免污染。
水质管理
- 水质指标:大鳞鲃养殖池塘的水质需满足以下要求:
- pH值:6.5-8.5;
- 溶解氧:5mg/L以上;
- 氨氮:0.2mg/L以下;
- 亚盐氮:0.1mg/L以下。
- 水质调节:定期更换池塘水,保持水质稳定,夏季高温季节,应增加换水量,降低水温。
放养密度
大鳞鲃放养密度一般为每亩500-800尾,具体密度可根据池塘条件、水源、饲料等因素进行调整。
饲料管理
- 饲料选择:选择适合大鳞鲃生长的饲料,如配合饲料、鱼粉、豆粕等。
- 投喂方法:每天投喂2-3次,投喂量以鱼体重的2%-3%为宜。
病害防治
- 预防为主:定期对池塘进行消毒,防止病原体滋生。
- 治疗:发现病害时,应及时隔离病鱼,采取药物治疗。
规程应用
提高养殖效益
遵循DB23/T 3196-2022《大鳞鲃池塘养殖技术规程》,养殖户可规范养殖过程,提高大鳞鲃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从而提升养殖效益。
保障产品质量
规程中明确了水质、饲料、病害防治等方面的要求,有助于保障大鳞鲃产品的质量,满足市场需求。
推动产业发展
大鳞鲃池塘养殖技术的规范,有助于推动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提升我国水产养殖业的竞争力。
DB23/T 3196-2022《大鳞鲃池塘养殖技术规程》的发布,为我国大鳞鲃养殖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指导,养殖户应认真学习并应用该规程,提高养殖水平,为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