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寒旱区苜蓿田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深度解析与应用

团体标准 601
《DB15/T 3292-2024 寒旱区苜蓿田主要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旨在规范寒旱区苜蓿田病虫害防治,推广绿色防控技术,规程详细介绍了病虫害识别、防治方法及生态农业措施,以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

苜蓿,作为我国寒旱区不可或缺的饲料作物,其种植面积逐年扩大,随着种植规模的增加,病虫害问题也日益凸显,严重制约了苜蓿的产量与品质,为应对这一挑战,我国制定了《寒旱区苜蓿田主要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DB15/T 3292-2024),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程,旨在为苜蓿种植者提供有益的指导。

2024版寒旱区苜蓿田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深度解析与应用,2024版寒旱区苜蓿田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深度解析与应用,2,技术规程,第1张

《寒旱区苜蓿田主要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概述

本规程旨在规范寒旱区苜蓿田主要病虫草害的绿色防控技术,以提升苜蓿产量与品质,降低农药使用量,保护生态环境,规程内容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病虫草害识别与监测

规程强调种植者需对苜蓿田的主要病虫草害进行准确识别与持续监测,包括病害、虫害和草害,通过实时掌握病虫害的发生情况,为后续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是绿色防控的基础,具体措施包括:

  • 选择抗病、抗虫、抗草的苜蓿品种;
  • 实施合理轮作,防止病虫害连作;
  • 加强田间管理,提升土壤肥力,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 清除田间杂草,减少病虫害滋生。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利用生物资源进行病虫害防控,具体措施包括:

  • 引入天敌昆虫、捕食性微生物等生物防治剂;
  • 利用昆虫激素调控病虫害繁殖;
  • 推广使用微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等生物农药。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利用物理方法进行病虫害防控,具体措施包括:

  • 使用防虫网、防虫罩等物理障碍物;
  • 利用能量、紫外线等物理因素进行病虫害防治;
  • 推广使用频振式杀虫灯、高压水枪等物理防治设备。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在必要时使用农药进行病虫害防控,但需遵循以下原则:

  • 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
  • 严格按照农药使用说明进行施用,避免过量使用;
  • 实施科学施肥,提高苜蓿植株抗病能力,减少农药使用。

规程的应用与推广

加强培训,提高种植者绿色防控意识

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提升苜蓿种植者对绿色防控技术的认知与重视程度。

建立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

建立健全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实时掌握病虫害发生动态,为绿色防控提供有力保障。

推广绿色防控技术

积极推广DB15/T 3292-2024规程中的绿色防控技术,鼓励种植者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方法,减少农药使用。

加强政策支持

政府应加大对苜蓿绿色防控技术的政策支持力度,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相关技术研究,提升绿色防控技术水平。

《寒旱区苜蓿田主要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为我国寒旱区苜蓿种植提供了有效的病虫害防控技术指导,通过推广和应用该规程,有助于提高苜蓿产量与品质,降低农药使用量,保护生态环境,推动苜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标签: 2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