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DB21/T 3771-2023,哲罗鲑池塘养殖技术规程

团体标准 601
《DB21/T 3771-2023 哲罗鲑池塘养殖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探讨,本文对规程进行了详细解读,分析了其在哲罗鲑池塘养殖中的应用效果,为我国哲罗鲑养殖产业提供了科学依据,规程从品种选择、养殖环境、饲料管理、病害防治等方面进行了规范,旨在提高哲罗鲑养殖效益。

随着我国渔业产业的蓬勃发展,哲罗鲑作为一类珍贵的冷水性鱼类,其养殖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愈发受到广泛关注,DB21/T 3771-2023《哲罗鲑池塘养殖技术规程》的正式发布,为哲罗鲑的池塘养殖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程,并探讨其在实际养殖中的具体应用。

解读DB21/T 3771-2023,哲罗鲑池塘养殖技术规程,解读DB21/T 3771-2023,哲罗鲑池塘养殖技术规程,2,技术规程,2023,第1张

DB21/T 3771-2023《哲罗鲑池塘养殖技术规程》概述

DB21/T 3771-2023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哲罗鲑池塘养殖的省级地方标准,由辽宁省渔业科学研究所负责起草,自2023年起正式实施,该规程的目标是规范哲罗鲑池塘养殖的生产流程,提升养殖效益,确保养殖产品的质量。

规程主要内容解读

养殖区域选择

规程明确指出,哲罗鲑池塘养殖应选择水质优良、水温适宜、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的区域,具体要求如下:

  • 水温:哲罗鲑适宜的水温范围为0~15℃,最佳水温为5~10℃。
  • 水质:pH值应控制在6.5~8.5之间,溶解氧含量需大于5mg/L,氨氮和亚盐氮含量应低于0.5mg/L。
  • 水源:应选择无污染、无病原体、水质稳定的水源。

池塘建设

规程对池塘建设提出了以下要求:

  • 池塘面积:一般以1~5亩为宜,水深控制在1.5~2.5米。
  • 池塘结构:应设置进排水系统,确保水质交换和养殖水体的清洁。
  • 池塘底质:底质宜选择沙质或泥沙质,有利于排水和氧气交换。

鱼种放养

规程对鱼种放养提出了以下要求:

  • 鱼种来源:应选用健康、无病害、生长良好的哲罗鲑鱼种。
  • 放养密度:根据池塘条件、水温、饲料等因素,合理确定放养密度。
  • 放养时间:一般选择在春季水温适宜时进行。

饲养管理

规程对饲养管理提出了以下要求:

  • 饲料:选用适宜的哲罗鲑专用饲料,保证营养均衡。
  • 投喂:根据鱼种生长阶段、水温、天气等因素,合理调整投喂量。
  • 水质管理:定期检测水质,保持适宜的水温、pH值、溶解氧等指标。
  • 病害防治:加强病害监测,采取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确保养殖安全。

收获与加工

规程对收获与加工提出了以下要求:

  • 收获时间:根据市场需求和鱼种生长情况,合理确定收获时间。
  • 加工: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加工工艺,确保产品质量。

规程在实际养殖中的应用探讨

提高养殖效益

DB21/T 3771-2023《哲罗鲑池塘养殖技术规程》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养殖效益,通过规范养殖过程,降低病害发生率,提高鱼种成活率,从而增加养殖产量。

保障养殖产品质量

规程对养殖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有助于保障养殖产品质量,通过规范饲料、水质、病害防治等环节,确保哲罗鲑产品安全、健康。

推动产业发展

该规程的发布,为我国哲罗鲑池塘养殖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有助于推动产业发展,通过规程的实施,提高养殖技术水平,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DB21/T 3771-2023《哲罗鲑池塘养殖技术规程》的发布与实施,对我国哲罗鲑池塘养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实际养殖过程中,养殖户应严格按照规程要求进行操作,提高养殖效益,保障养殖产品质量,推动产业发展。

标签: 2技术规程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