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饼病防控策略解析,DB42/T 1818.4-2023技术规范解读

团体标准 601
《DB42/T 1818.4-2023》解读了茶饼病防控策略,详细介绍了茶树主要病虫害测报调查技术规范,该规范为茶农提供了科学的防控措施,包括监测方法、病情评估和防治方法,旨在有效预防和控制茶饼病的发生,保障茶叶产量和质量。

随着茶叶产业的持续繁荣,茶叶的品质与安全问题愈发受到重视,茶饼病,作为一种普遍的茶树病害,对茶叶产量与品质造成了严重影响,为了有效遏制茶饼病的蔓延,我国制定了《DB42/T 1818.4-2023 茶树主要病虫害测报调查技术规范 部分:茶饼病》,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范,旨在为广大茶农提供一套科学的茶饼病防控策略。

茶饼病防控策略解析,DB42/T 1818.4-2023技术规范解读,茶饼病防控策略解析,DB42/T 1818.4-2023技术规范解读,2,技术规范,2023,第1张

茶饼病,亦称茶饼锈病,是由茶饼锈菌引发的茶树病害,此病害主要侵袭茶树的叶片,表现为叶片上出现黄褐色斑点,严重时叶片会变黄、脱落,这不仅影响了茶叶的产量,也降低了茶叶的品质,茶饼病的发生与气候、土壤、茶树品种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

DB42/T 1818.4-2023 规范解读

病害测报

《DB42/T 1818.4-2023》规范明确了茶饼病测报应遵循的原则:

  1. 及时性:一旦发现茶饼病疑似症状,应立即进行调查,确保病情得到及时控制。
  2. 准确性:测报结果需准确可靠,为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3. 全面性:对茶饼病的发生范围、危害程度进行全面调查,为防治工作提供全面信息。

调查方法

规范中详细规定了茶饼病的调查方法,包括:

  1. 实地调查:通过观察茶树叶片、枝条等部位,判断茶饼病的发生程度。
  2. 病原菌检测:采集病样,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确定茶饼病的病原。
  3. 气象条件调查:了解当地气候特点,分析茶饼病发生的原因。

防控措施

《DB42/T 1818.4-2023》规范提出了以下茶饼病防控措施:

  1. 农业防治:合理轮作,避免茶树与易感植物相邻种植;加强茶园管理,提高茶树抗病能力。
  2.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昆虫、微生物等生物防治茶饼病。
  3. 化学防治: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合理施药,控制茶饼病的发生。

茶饼病防控策略

加强茶园管理

  1. 合理施肥:根据茶树生长需求,科学施肥,提高茶树抗病能力。
  2. 合理修剪:及时修剪病弱枝、病叶,减少病原菌的传播。
  3. 清洁茶园:清理茶园内的杂草、落叶等,减少病原菌的滋生。

选用抗病品种

通过引种、选育等途径,培育具有较高抗病性的茶树品种,降低茶饼病的发生。

严格执行测报制度

按照《DB42/T 1818.4-2023》规范要求,定期开展茶饼病测报工作,及时发现并控制病情。

合理用药

根据茶饼病的发生情况和防治效果,选择合适的农药,合理施药,降低农药残留。

《DB42/T 1818.4-2023 茶树主要病虫害测报调查技术规范 部分:茶饼病》为茶饼病的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茶农应遵循规范要求,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茶叶产量与品质,为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标签: 2技术规范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