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4725-2024解读,引领池塘养殖尾水生态处理技术新篇章
《DB32/T 4725-2024池塘养殖尾水生态处理技术规范》深入解析绿色养殖新标准,推动行业迈向生态养殖新高度,规范涵盖尾水处理技术,助力实现养殖尾水资源化,促进可持续绿色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养殖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愈发显著,传统养殖模式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为应对这一挑战,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养殖尾水处理技术的研究与推广,正式发布了DB32/T 4725-2024《池塘养殖尾水生态处理技术规范》,该规范为我国池塘养殖尾水处理提供了技术支撑和指导,本文将对该规范进行深入解读,旨在为我国绿色养殖事业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DB32/T 4725-2024规范概述
DB32/T 4725-2024《池塘养殖尾水生态处理技术规范》由省农业农村厅制定,旨在规范池塘养殖尾水生态处理技术,提升养殖尾水处理效果,推动绿色养殖发展,该规范适用于各类池塘养殖尾水生态处理工程的设计、施工、运行和维护。
定义与术语
规范对池塘养殖尾水、生态处理、生物处理、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等关键术语进行了明确定义,为后续技术规范的制定奠定了基础。
生态处理工艺
规范介绍了生态处理工艺的原理、流程、设计参数等,包括生物处理、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等多种工艺组合。
- 生物处理: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将养殖尾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害物质,主要工艺包括好氧生物处理、厌氧生物处理和生物膜法等。
- 物理处理:通过物理方法去除养殖尾水中的悬浮物、油脂等污染物,主要工艺包括沉淀、过滤、离心等。
- 化学处理:利用化学药剂改变养殖尾水中污染物的性质,使其易于去除,主要工艺包括混凝、氧化还原、离子交换等。
工程设计
规范对生态处理工程的设计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工程规模、工艺流程、设备选型、运行参数等。
施工与验收
规范对生态处理工程的施工和验收提出了要求,确保工程质量和处理效果。
运行与维护
规范对生态处理工程的运行和维护提出了要求,确保工程长期稳定运行。
规范实施意义
- 提高养殖尾水处理效果,降低环境污染。
- 推动绿色养殖发展,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 提高养殖效益,降低养殖成本。
- 保障养殖产品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
DB32/T 4725-2024《池塘养殖尾水生态处理技术规范》的发布,为我国池塘养殖尾水处理提供了有力支持,各相关部门和企业应认真贯彻落实该规范,加强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共同推动我国绿色养殖事业迈向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