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2/T 1316-2024小站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深度解析与关键实施策略
《DB12/T 1316-2024小站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解读与实施要点包括:明确小站稻病虫害绿色防控的目标和原则,详细阐述病虫害监测、预测预报、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具体技术措施,强调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旨在提高小站稻产量和质量,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保障农产品安全。
小站稻,作为我国著名的水稻品种,以其卓越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深受消费者喜爱,随着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病虫害问题日益凸显,对小站稻的生产构成了严峻挑战,为有效应对这一挑战,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精心制定了《小站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DB12/T 1316-2024),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程,并提炼其实施的关键要点。
《小站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解读
适用范围
本规程旨在指导小站稻生产全过程中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涵盖了播种、育秧、移栽、管理、收割等各个关键环节。
绿色防控原则
-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结合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旨在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
-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不同地区、品种和生育阶段,制定针对性的病虫害绿色防控策略。
- 科学用药,合理施肥:合理选择农药,严格控制用药量和频率,以降低农药残留。
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
农业防治
- 选择抗病、抗虫品种;
- 加强田间管理,保持清洁,及时清除杂草;
- 实施合理轮作,避免连作;
- 科学施肥,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
-
生物防治
- 利用天敌昆虫、病原微生物等生物资源,控制病虫害;
- 推广使用生物农药,如苏云金杆菌、阿维菌素等。
-
物理防治
- 利用黑光灯等物理手段诱杀病虫害;
- 采用防虫网、遮网等物理屏障,降低病虫害发生。
-
化学防治
- 合理选择农药,严格控制用药量和频率;
- 采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
- 推广使用农药安全间隔期和休药期制度。
实施要点
- 加强宣传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提升农民对绿色防控技术的认知和操作能力。
- 制定防控方案: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控方案,明确防治目标、措施和时间。
- 强化监测预警:建立健全病虫害监测体系,及时掌握动态,发布预警信息。
- 加强技术指导: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指导农民开展绿色防控工作。
- 推广应用新技术:积极推广绿色防控新技术、新方法,提升防治效果。
- 严格执法:加大对农药市场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非法生产、销售和使用禁用农药等违法行为。
《小站稻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的实施,对于提升小站稻的产量与品质,确保粮食安全具有深远意义,我们应认真贯彻落实该规程,努力实现小站稻病虫害的绿色防控,为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