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DB12/T 1318蔬菜基质栽培技术规程深度解析与应用指导
《DB12/T 1318-2024蔬菜(茄果类)基质栽培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旨在指导茄果类蔬菜的基质栽培,本规程详细解读了栽培技术要点,包括基质选择、处理、播种、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旨在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蔬菜基质栽培技术在我国得到了迅速推广,DB12/T 1318-2024《蔬菜(茄果类)基质栽培技术规程》的正式发布,为蔬菜基质栽培提供了系统、规范的技术指南,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程,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大意义。
DB12/T 1318-2024《蔬菜(茄果类)基质栽培技术规程》主要内容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在设施农业环境中进行蔬菜(茄果类)基质栽培的生产活动。
基质材料
- 有机基质:包括秸秆、锯末、蘑菇渣等,需经过发酵、消毒等处理,确保无病虫害。
- 无机基质:如珍珠岩、蛭石、陶粒等,需保证其理化性质稳定,无有害物质。
基质消毒
采用高温消毒、化学消毒等方法,确保基质无病虫害和有害物质。
种苗选择与处理
- 选择优质种苗,要求无病虫害、生长健壮。
- 对种苗进行消毒处理,预防病虫害。
栽培设施与设备
- 设施:选择适宜的栽培设施,如日光温室、塑料大棚等。
- 设备:包括滴灌系统、通风设备、保温设备等。
栽培管理
- 定植:根据品种特性和生长习性,合理确定株行距。
- 水肥管理:根据土壤水分、养分状况,适时进行灌溉和施肥。
- 病虫害防治: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综合措施。
- 采收:根据市场需求和产品品质,适时采收。
规程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
遵循DB12/T 1318-2024《蔬菜(茄果类)基质栽培技术规程》进行生产,有利于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
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规程中对基质消毒、种苗处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有明确要求,有助于降低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
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蔬菜基质栽培技术具有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效益高等特点,遵循规程进行生产,有利于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遵循规程进行生产,有利于提高蔬菜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DB12/T 1318-2024《蔬菜(茄果类)基质栽培技术规程》的颁布,为蔬菜基质栽培提供了有力保障,在实际生产中,我们要认真执行规程,不断提高蔬菜产量和品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