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菌核病菌抗甾醇脱甲基类杀菌剂检测规程DB15/T 3149-2023解析与应用
《DB15/T 3149-2023》规程解读了油菜菌核病菌对甾醇脱甲基类杀菌剂的抗药性检测技术,旨在提供一套科学、规范的方法,以监测和应对病菌抗药性问题,确保油菜种植的病害防治效果。
随着化学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运用,病原菌的抗药性问题逐渐显现,尤其是油菜菌核病菌对甾醇脱甲基类杀菌剂的抗药性日益突出,为了有效遏制油菜菌核病的发生,提升农药使用的效率和安全性,我国正式发布了《DB15/T 3149-2023 油菜菌核病菌对甾醇脱甲基类杀菌剂的抗药性检测技术规程》,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程,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关键作用。
《DB15/T 3149-2023》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油菜菌核病菌对甾醇脱甲基类杀菌剂抗药性检测的技术规程,该规程详细规定了检测油菜菌核病菌抗药性的方法,旨在为农药使用者、生产企业和科研机构提供科学、规范的检测技术指导。
规程核心内容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检测田间病原菌和实验室保藏的油菜菌核病菌对甾醇脱甲基类杀菌剂的抗药性。
检测方法
本规程采用最小抑菌浓度(MIC)法进行检测,具体步骤如下:
- 菌种培养:将油菜菌核病菌接种于PDA培养基,在25℃恒温培养箱中培养48小时。
- 菌悬液制备:将培养好的菌种用无菌水洗涤,制成浓度为1×10^6 CFU/mL的菌悬液。
- 药敏试验:将不同浓度的甾醇脱甲基类杀菌剂分别加入无菌培养基中,每管加入菌悬液100μL,在25℃恒温培养箱中培养48小时,观察菌落生长情况。
- MIC判定:根据菌落生长情况,记录不同杀菌剂的MIC值。
结果判定
根据MIC值,将油菜菌核病菌对甾醇脱甲基类杀菌剂的抗药性分为以下等级:
- 敏感:MIC≤2.0mg/L。
- 中度敏感:2.0mg/L<MIC≤4.0mg/L。
- 耐药:MIC>4.0mg/L。
规程应用与意义
指导农药使用者合理用药
通过检测油菜菌核病菌的抗药性,农药使用者可以了解病原菌的抗药性状况,从而合理选择农药品种,降低农药使用风险。
促进农药研发与生产
本规程为农药研发与生产企业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检测技术,有助于提高农药产品质量,降低抗药性风险。
推动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实施本规程有助于提高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效果,降低农药使用量,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DB15/T 3149-2023 油菜菌核病菌对甾醇脱甲基类杀菌剂的抗药性检测技术规程》的制定与实施,对于提升我国油菜菌核病防治水平、保障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在未来的工作中,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该规程的宣传与培训,确保规程得到有效实施,为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