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刀鲚增殖放流技术规程发布,助力刀鲚资源可持续发展新篇章

团体标准 601
《DB31/T 1458-2023 长江刀鲚增殖放流操作技术规程》发布,旨在通过规范增殖放流操作,保障长江刀鲚资源可持续发展,为长江生态保护提供有力技术支持。

近年来,长江刀鲚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其资源量持续下降,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了保护长江刀鲚资源,促进其可持续利用,我国市场管理局发布了《DB31/T 1458-2023 长江刀鲚增殖放流操作技术规程》,本文将对该规程进行深入解读,探讨其在推动长江刀鲚资源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长江刀鲚增殖放流技术规程发布,助力刀鲚资源可持续发展新篇章,长江刀鲚增殖放流技术规程发布,助力刀鲚资源可持续发展新篇章,2,技术规程,2023,第1张

《DB31/T 1458-2023 长江刀鲚增殖放流操作技术规程》由湖北省市场管理局制定,旨在规范长江刀鲚增殖放流操作,提升放流效果,确保长江刀鲚资源的保护,该规程详细规定了放流前、放流中、放流后的各项技术要求,涵盖了放流地点、放流时间、放流数量、放流方法等多个方面。

规程主要内容

放流地点选择

规程明确指出,放流地点应选择在长江干流、支流及湖泊等水域,确保刀鲚种苗能够适应放流环境,放流地点应避开污染严重、生态脆弱的区域,以保证刀鲚种苗的健康成长。

放流时间选择

规程强调,放流时间应选择在春季,此时水温适宜,有利于刀鲚种苗的生长发育,具体放流时间可根据当地气候条件进行调整,以确保刀鲚种苗的最佳生长环境。

放流数量确定

规程要求,放流数量应根据放流地点的水域面积、生态环境状况和刀鲚资源现状进行科学测算,放流数量应适度,既能满足刀鲚资源恢复的需求,又不会对水域生态环境造成压力。

放流方法

规程规定了以下几种放流方法:

  1. 直接放流:将刀鲚种苗直接放入水域中。
  2. 容器放流:将刀鲚种苗放入特制的容器中,缓慢放入水域。
  3. 无人机放流:利用无人机将刀鲚种苗均匀地撒入水域。

放流后管理

规程要求,放流后应加强对刀鲚种苗的监测和管理,包括生长状况、繁殖情况等,应建立健全放流档案,为后续研究和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规程实施意义

保护和恢复长江刀鲚资源

通过实施《DB31/T 1458-2023 长江刀鲚增殖放流操作技术规程》,可以提高长江刀鲚增殖放流的效果,促进刀鲚资源恢复,实现长江刀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优化水域生态环境

规程的实施有助于改善长江刀鲚栖息地的生态环境,提高水域生物多样性,为长江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提供保障。

促进渔业产业发展

长江刀鲚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鱼类,其资源的保护和恢复对渔业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实施规程,可以提高刀鲚产量,促进渔业产业持续发展。

《DB31/T 1458-2023 长江刀鲚增殖放流操作技术规程》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推动长江刀鲚资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期待在规程的指导下,长江刀鲚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为长江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和渔业产业的繁荣发展作出贡献。

标签: 2技术规程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