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DB33/T 1367-2024香椿菜用栽培技术规程深度解析与应用指导
《DB33/T 1367-2024 香椿菜用栽培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指南》详细解读了香椿菜用栽培的技术规程,包括选种、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环节,旨在指导农民提高香椿产量和品质,促进香椿产业健康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对于绿色、健康、营养的蔬菜需求也日益增长,香椿,作为一种富含营养、风味独特的蔬菜,备受消费者青睐,为了规范香椿菜用栽培技术,提升香椿产量与品质,我国正式发布了DB33/T 1367-2024《香椿菜用栽培技术规程》,本文旨在对这一规程进行深入解读,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指导意义。
DB33/T 1367-2024《香椿菜用栽培技术规程》是我国首个针对香椿菜用栽培的省级地方标准,自2024年起正式实施,该规程详细规定了香椿菜用栽培的品种选择、播种育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环节的技术要求,旨在提升香椿栽培的标准化水平,推动香椿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规程主要内容
品种选择
规程强调,香椿菜用栽培应选择适应本地气候、土壤条件的优质品种,所选品种应具备生长势强、产量高、品质优良、抗病性好的特点。
播种育苗
- 播种时间:规程建议,香椿播种通常在春季进行,具体时间需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灵活调整。
- 播种方法:采用条播或撒播,播种深度1-2厘米,覆土后保持土壤湿润。
- 苗床管理:保持苗床湿润,适时浇水,防治病虫害。
田间管理
- 定植:当幼苗长至10-15厘米高时,进行定植,行距40-50厘米,株距20-30厘米。
- 施肥:根据土壤肥力情况,施足底肥,追肥以氮、磷、钾复合肥为主,注意合理搭配。
- 水分管理:保持土壤湿润,适时浇水,防止干旱和积水。
- 修剪:适时修剪,去除病弱枝、过密枝,保持树形整齐。
病虫害防治
- 病害防治:主要病害有香椿叶枯病、香椿病等,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防治。
- 虫害防治:主要虫害有香椿象、香椿叶甲等,采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防治。
采收
- 采收时间:香椿嫩芽长至10-15厘米时即可采收。
- 采收方法:采用手工采摘,注意保护叶片,避免损伤。
规程应用指导
提高香椿栽培技术水平
DB33/T 1367-2024《香椿菜用栽培技术规程》为香椿栽培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有助于提高香椿栽培技术水平,提升香椿产量与品质。
促进香椿产业发展
规程的实施,有助于规范香椿市场,提高香椿产品竞争力,推动香椿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保障消费者权益
规程的实施,有助于提高香椿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
DB33/T 1367-2024《香椿菜用栽培技术规程》为我国香椿栽培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对于提高香椿产量、品质和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应用中,应严格按照规程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科学、规范地进行香椿栽培,为我国香椿产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