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2/T 1283-2023标准解读,大口黑鲈苗种繁育技术规范创新水产养殖未来

团体标准 602
《DB12/T 1283-2023》解读,该规范引领大口黑鲈苗种繁育技术,推动水产养殖行业升级,标志着水产养殖技术迈向新高度。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大口黑鲈,这一高经济价值的淡水鱼类,其养殖需求正逐年攀升,为推动大口黑鲈苗种繁育技术的规范化,提升养殖效益,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我国正式颁布了DB12/T 1283-2023《大口黑鲈苗种繁育技术规范》,本文旨在对该规范进行深入解读,以期为水产养殖从业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DB12/T 1283-2023标准解读,大口黑鲈苗种繁育技术规范创新水产养殖未来,DB12/T 1283-2023标准解读,大口黑鲈苗种繁育技术规范创新水产养殖未来,2,2023,技术规范,第1张

规范背景

大口黑鲈,又称黑鱼或黑鲈鱼,隶属于鲈形目、鲈科,是我国淡水养殖领域的重要鱼类之一,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大口黑鲈的养殖面积逐年扩大,由于苗种质量参差不齐、养殖技术不规范等问题,导致养殖成功率不高,经济效益难以得到保障,为此,我国出台了DB12/T 1283-2023《大口黑鲈苗种繁育技术规范》,旨在解决这些问题。

规范主要内容

定义与术语

规范对大口黑鲈的苗种、亲本、繁殖季节、繁殖方式等术语进行了明确的界定,为养殖从业者提供了统一的技术标准。

繁殖场地与设施

规范要求繁殖场地应具备优质的水源、水质、光照、温度等条件,以确保苗种健康生长,对繁殖设施的要求也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繁殖池、孵化池、育苗池等。

亲本选择与培育

规范强调亲本选择的重要性,要求选择体型健壮、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的个体作为亲本,规范还对亲本的培育方法进行了详细说明,包括饲养管理、繁殖前的准备等。

繁殖技术

规范对大口黑鲈的繁殖技术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繁殖季节、繁殖方式、孵化等环节,繁殖季节应选择水温适宜、光照充足的时期;繁殖方式包括自然繁殖和人工繁殖;过程要求在适宜的温度和pH值条件下进行;孵化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水温、溶解氧等条件。

苗种培育

规范对苗种培育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苗种放养密度、饲料投喂、水质管理、病害防治等,苗种放养密度应根据苗种规格、水质条件等因素合理确定;饲料投喂要遵循“定时、定量、定质”的原则;水质管理要确保溶解氧、pH值等指标在适宜范围内;病害防治要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策略。

质量控制与追溯

规范要求苗种生产者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对苗种生产过程进行全程监控,确保苗种质量,规范还要求建立苗种追溯体系,便于相关部门对苗种质量进行监管。

规范实施与意义

DB12/T 1283-2023《大口黑鲈苗种繁育技术规范》的实施,对我国大口黑鲈养殖业具有重要意义:

  1. 提高苗种质量,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
  2. 规范养殖技术,提高养殖成功率。
  3. 促进大口黑鲈养殖业可持续发展。
  4. 为水产养殖从业者提供技术支持。

DB12/T 1283-2023《大口黑鲈苗种繁育技术规范》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大口黑鲈养殖业迈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相信在规范的实施下,我国大口黑鲈养殖业将取得更加辉煌的成果。

标签: 22023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