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T 5891-2024,冬小麦化肥减量化技术规程,引领农业绿色发展新里程

团体标准 602
《DB13/T 5891-2024 冬小麦化肥减量化技术规程》发布,旨在推动农业绿色发展,通过科学施肥降低化肥使用量,提升冬小麦产量和品质,助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绿色、高效、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模式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化肥作为农业生产的关键投入品,其合理使用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和维护农业生态环境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农业绿色发展的号召,DB13/T 5891-2024《冬小麦化肥减量化技术规程》应运而生,本文将围绕该规程的核心内容,深入探讨其在冬小麦生产中的应用及其对农业绿色发展的促进作用。

规程背景

近年来,我国冬小麦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化肥施用量也随之增加,过量施用化肥不仅导致土壤板结、肥力下降,还加剧了农业面源污染,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家大力推广化肥减量技术,DB13/T 5891-2024《冬小麦化肥减量化技术规程》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我国冬小麦生产过程中化肥的减量化技术,涵盖了化肥种类、施用量、施用方法、施肥时期等方面。

化肥种类

规程推荐使用有机肥、生物肥、缓释肥等环保型化肥,以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

施用量

根据土壤肥力、作物需肥规律和化肥种类,合理确定化肥施用量,具体施用量应根据土壤检测结果和当地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提供的指导方案确定。

施用方法

  1. 底肥:在播种前,将有机肥、生物肥、缓释肥等环保型化肥均匀撒施于地表,并进行翻耕。
  2. 追肥:在小麦拔节期和孕穗期,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和土壤肥力状况,适量追施氮肥。

施肥时期

  1. 底肥:播种前施用。
  2. 追肥:拔节期和孕穗期。

规程实施效果

提高肥料利用率

通过合理施用化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化肥流失,降低农业面源污染。

改善土壤肥力

有机肥、生物肥等环保型化肥的施用,有助于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保障粮食安全

化肥减量化技术有助于提高冬小麦产量和品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促进农业绿色发展

化肥减量化技术是农业绿色发展的关键环节,有助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DB13/T 5891-2024《冬小麦化肥减量化技术规程》为我国冬小麦生产提供了科学、合理的化肥减量化技术指导,在实施过程中,各地应结合实际情况,积极开展技术培训、推广和应用,推动农业绿色发展,为实现农业现代化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