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T 5877-2023解读,粮食作物种质资源共享数据规范引领新纪元

团体标准 602
《DB13/T 5877-2023》新规范深度解析,标志着粮食作物种质资源共享数据管理进入新阶段,该规范旨在统一数据格式,促进资源共享,提高种质资源利用效率,为农业科研和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在全球粮食安全形势日益严峻的背景下,粮食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显得尤为关键,为了更高效地推动粮食作物种质资源的共享与利用,我国于2023年正式发布了《粮食作物种质资源共享数据规范》(DB13/T 5877-2023),本文将深入解析这一新规范的背景、核心内容、实施意义以及广阔的应用前景。

DB13/T 5877-2023解读,粮食作物种质资源共享数据规范引领新纪元,DB13/T 5877-2023解读,粮食作物种质资源共享数据规范引领新纪元,2,2023,第1张

规范背景

近年来,我国在粮食作物种质资源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在种质资源共享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如数据格式不统一、标准不明确、共享程度低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种质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推广,为解决这些问题,我国启动了《粮食作物种质资源共享数据规范》的制定工作。

数据格式规范

规范对粮食作物种质资源数据格式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数据结构、数据类型、数据长度等,以促进不同系统、不同平台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共享。

标准规范

规范明确了粮食作物种质资源的分类、编码、描述等内容,为数据共享提供了统一的标准。

数据交换规范

规范对数据交换流程、数据传输方式、数据安全保障等方面进行了规定,确保数据交换的顺利进行。

数据共享规范

规范对数据共享范围、共享方式、共享条件等方面进行了规定,鼓励数据共享,促进资源利用。

实施意义

提高数据质量

规范的实施有助于提高粮食作物种质资源数据的质量,为科研、育种、推广等环节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促进资源共享

规范有利于打破数据孤岛,实现种质资源的共享,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推动产业发展

规范的实施有助于推动粮食作物产业发展,提高我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增强竞争力

规范的实施有助于提升我国粮食作物种质资源研究在国际上的地位,增强我国在粮食产业中的竞争力。

应用前景

支持育种研究

规范将为育种研究提供数据标准,有利于育种专家开展品种改良、选育等工作。

促进成果转化

规范的实施将有利于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提高粮食作物产量和品质。

服务农业政策制定

规范将为农业政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持,有助于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农业政策。

推动国际合作

规范的实施将有助于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促进全球粮食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粮食作物种质资源共享数据规范》(DB13/T 5877-2023)的发布,为我国粮食作物种质资源共享奠定了坚实基础,在规范的指导下,我国粮食作物种质资源研究将迈向新的发展阶段,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标签: 2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