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677-2023 动物防疫监测抽样规范,筑牢动物健康与公共卫生安全防线

团体标准 602
《DB11/T 677-2023 动物防疫监测抽样规范》旨在保障动物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规范动物防疫监测抽样流程,提高监测效率,确保动物防疫工作科学、有序进行。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畜牧业已经逐渐成长为国民经济的关键组成部分,动物防疫工作直接关系到动物的健康、公共卫生安全以及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为了提升动物防疫监测工作的质量,规范抽样行为,我国正式颁布了DB11/T 677-2023《动物防疫监测抽样规范》,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范的背景、核心内容以及其实施的重要意义。

DB11/T 677-2023 动物防疫监测抽样规范,筑牢动物健康与公共卫生安全防线,DB11/T 677-2023 动物防疫监测抽样规范,筑牢动物健康与公共卫生安全防线,2,2023,产品质量安全,第1张

规范背景

近年来,我国动物疫病形势日益严峻,诸如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频发,对畜牧业生产和公共卫生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为了强化动物防疫监测工作,提升监测数据的准确性,确保动物防疫政策的有效执行,我国出台了DB11/T 677-2023《动物防疫监测抽样规范》。

适用范围

DB11/T 677-2023适用于我国境内所有动物防疫监测抽样工作,涵盖各类动物疫病监测、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等多个领域。

抽样原则

  1. 科学性:抽样方法必须遵循科学、合理、公正的原则,保证抽样结果的准确性和代表性。
  2. 代表性:抽样样本需具有代表性,能够真实反映被抽样群体的状况。
  3. 随机性:抽样过程应具备随机性,避免人为干预,确保抽样结果的客观性。
  4. 可操作性:抽样方法需简便易行,便于基层动物防疫机构实际操作。

抽样方法

  1. 分层抽样:根据动物种类、养殖规模、疫病流行情况等因素,将动物群体划分为不同层次,按比例从各层次抽取样本。
  2. 整群抽样:对特定动物群体进行全面调查,将所有个体作为样本。
  3. 随机抽样:从动物群体中随机抽取样本,确保样本的随机性。

抽样时间

抽样时间应根据动物疫病流行特点和监测目的来确定,通常选择在疫病高发期、免疫接种前后等关键时期进行。

样本处理

  1. 样本采集:严格按照规定方法采集样本,确保样本质量。
  2. 样本保存:按照规定条件保存样本,防止样本污染或变质。
  3. 样本检测:按照规定方法进行检测,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实施意义

  1. 提升动物防疫监测工作质量:DB11/T 677-2023规范了动物防疫监测抽样工作,有助于提高监测数据质量,为动物防疫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 保障动物健康:通过规范抽样工作,及时发现动物疫病,有效防控动物疫病传播,保障动物健康。
  3. 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动物疫病往往威胁人类健康,规范动物防疫监测抽样工作,有助于预防动物疫病传入,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4. 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动物防疫监测工作对畜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DB11/T 677-2023的实施有助于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提高畜牧业整体竞争力。

DB11/T 677-2023《动物防疫监测抽样规范》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动物防疫监测工作质量、保障动物健康、公共卫生安全具有深远意义,各级动物防疫机构应认真贯彻落实该规范,为我国畜牧业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