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DB34/T 4690冷链食品追溯规范深度解读,强化食品安全防线
《DB34/T 4690-2024冷链食品追溯采集规范》解读,旨在加强冷链食品安全保障,规范详细阐述了冷链食品追溯采集的方法和流程,确保食品从源头到终端的全程可追溯,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兴起,冷链物流行业正逐步演变成为食品供应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冷链食品因其独特的特性,对食品安全和品质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为了强化冷链食品的追溯管理,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我国于2024年正式颁布了《冷链食品追溯采集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本文旨在对《规范》进行深入解读,为冷链食品企业及相关从业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规范》的背景与意义
冷链食品涵盖了从生产、加工、运输、储存至销售的全过程,始终维持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因其富含营养、口感佳、保质期长等优势,深受消费者青睐,由于流通环节中缺乏有效的追溯体系,食品安全事故的风险较高,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冷链食品追溯体系的建设,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规范》的制定旨在规范冷链食品的追溯采集,提升冷链食品追溯管理水平,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其实施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 提升冷链食品质量安全水平:通过规范追溯采集,企业能全面掌握冷链食品的生产、加工、运输、储存等环节,及时发现并消除食品安全隐患。
- 保障消费者权益:消费者可通过追溯了解冷链食品的来源、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增强消费信心。
- 促进冷链物流行业健康发展:追溯体系的建立有助于规范冷链物流市场秩序,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
《规范》的主要内容
《规范》共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如下:
- 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我国境内从事冷链食品生产、加工、运输、储存、销售的企业。
- 规范性引用文件:列出了本规范引用的相关标准、法规等文件。
- 术语和定义:明确了冷链食品、追溯、采集等术语的定义。
- 采集要求:规定了冷链食品追溯采集的基本原则、内容、方法和要求。
- 管理:明确了冷链食品追溯的管理制度、共享、安全与保密等方面的要求。
《规范》的实施与推广
- 企业实施:冷链食品企业应按照《规范》要求,建立健全追溯采集制度,确保追溯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
- 监管加强:各级食品安全部门应加强对冷链食品追溯采集工作的监管,对违反《规范》的企业依法予以查处。
- 技术赋能:鼓励企业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追溯采集、管理、共享的效率。
DB34/T 4690-2024《冷链食品追溯采集规范》的实施,对我国冷链食品行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各相关企业应认真贯彻落实《规范》要求,共同加强冷链食品追溯体系建设,为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