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T 2562-2022 高粱杂草防控技术规程,开启科学种植与绿色丰收新时代
《DB15/T 2562-2022 高粱杂草防控技术规程》为高粱种植提供科学指导,倡导绿色丰收,规程详述杂草防控方法,助力农民增收,守护生态环境。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速,高粱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其产量与品质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与农民的经济收益,杂草是高粱生产过程中的一大难题,不仅影响高粱的生长发育和产量,还可能传播病虫害,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为了有效控制高粱杂草,确保高粱生产的高效与安全,我国最新发布了《DB15/T 2562-2022 高粱杂草防控技术规程》,本文将围绕此规程,深入探讨高粱杂草防控的策略与关键技术。
《DB15/T 2562-2022 高粱杂草防控技术规程》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高粱杂草防控的行业标准,由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主导编制,该规程以科学种植和绿色防控为核心理念,旨在通过综合运用农业、生物、物理和化学等多种手段,实现高粱杂草的可持续控制。
防控原则
-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在高粱生产过程中,应重视杂草的预防工作,通过合理轮作、选育抗杂草品种等措施,降低杂草的发生基数。
-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土壤类型和不同高粱品种,制定相应的防控策略。
- 科学用药,安全高效:合理选择除草剂,严格控制用药量,确保除草效果和生态环境安全。
- 保护生物多样性,减少化学污染:在防控过程中,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农田生态环境。
防控技术
农业防治
- 轮作:合理轮作是预防杂草发生的关键措施,高粱与其他作物轮作,可降低杂草发生基数,减少杂草对高粱的侵害。
- 选育抗杂草品种:通过选育抗杂草高粱品种,提高高粱对杂草的抵抗能力。
生物防治
- 引入天敌:利用杂草的天敌,如捕食性昆虫、性微生物等,降低杂草种群密度。
- 生物农药:合理使用生物农药,如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等,降低杂草发生。
物理防治
- 除草机械:利用除草机械,如除草机、割草机等,及时清除田间杂草。
- 人工拔除:在杂草生长初期,人工拔除田间杂草,降低杂草发生。
化学防治
- 选择除草剂:根据高粱品种、杂草种类和生长阶段,选择合适的除草剂。
- 合理用药: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除草剂,控制用药量,避免药害。
- 安全间隔期:在施用除草剂后,确保安全间隔期,防止人畜中毒。
《DB15/T 2562-2022 高粱杂草防控技术规程》的发布,为我国高粱生产提供了科学、有效的防控指导,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规程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采取防控措施,实现高粱杂草的可持续控制,保障高粱生产的高效、安全,加强农业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的防控意识和技能,为我国高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