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4/T 1634-2019 韭菜科学育苗技术规程,提升产量与品质

团体标准 601
《DB64/T 1634-2019 韭菜育苗技术规程》提供科学种植方法,旨在提升韭菜产量与品质,通过规范育苗技术,助力韭菜产业健康发展。

韭菜,作为一种日常餐桌上的常见蔬菜,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为了提升韭菜的产量与品质,我国特地制定了《DB64/T 1634-2019 韭菜育苗技术规程》,本文将深入解析该规程的核心内容,旨在帮助广大韭菜种植者掌握科学的育苗方法,提升韭菜种植的效益。

DB64/T 1634-2019 韭菜科学育苗技术规程,提升产量与品质,DB64/T 1634-2019 韭菜科学育苗技术规程,提升产量与品质,2,技术规程,食品安全,第1张

《DB64/T 1634-2019 韭菜育苗技术规程》概述

《DB64/T 1634-2019 韭菜育苗技术规程》是我国首部韭菜育苗技术标准,旨在规范韭菜的育苗流程,旨在提升韭菜的产量与品质,本规程适用于全国韭菜种植区域,对韭菜育苗的各个环节都提出了明确的技术要求。

韭菜育苗技术规程的核心内容

选种与处理

(1)选种:优先选择优质、高产、抗病的韭菜品种,如早熟韭、中熟韭、晚熟韭等。

(2)处理:将种子浸泡于50℃的温水中,浸泡12小时,之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备用。

育苗场地选择与准备

(1)场地选择:应选择地势平坦、排水便利、光照充足的地块作为育苗场地。

(2)场地准备:深翻土地,施足底肥,确保土壤肥沃、松软。

育苗方法

(1)播种时间:春季播种时间为3月至4月,秋季播种时间为9月至10月。

(2)播种量:每平方米播种量约为30克。

(3)播种方法:采用条播或撒播,播种后覆土1至2厘米。

育苗管理

(1)水分管理:保持土壤湿润,避免干旱和积水。

(2)温度管理:春季育苗温度控制在15至20℃,秋季育苗温度控制在20至25℃。

(3)光照管理:确保韭菜幼苗充分接受光照。

(4)病虫害防治:定期检查韭菜幼苗,发现病虫害及时防治。

起苗与移栽

(1)起苗时间:一般在韭菜幼苗长出3至4片叶时进行。

(2)移栽方法:采用挖穴移栽,每穴栽植1株。

《DB64/T 1634-2019 韭菜育苗技术规程》为韭菜种植者提供了科学的育苗技术指导,有助于提升韭菜产量与品质,广大韭菜种植者应严格遵守规程要求,为我国韭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实施《DB64/T 1634-2019 韭菜育苗技术规程》的意义

  1. 提升韭菜产量:通过科学的育苗技术,增加韭菜产量,满足市场消费需求。

  2. 提高韭菜品质:规范育苗流程,减少病虫害发生,提升韭菜品质。

  3. 推动韭菜产业发展:促进韭菜产业技术进步,增强产业竞争力。

  4. 保障食品安全:提升韭菜品质,保障消费者食品安全。

《DB64/T 1634-2019 韭菜育苗技术规程》对韭菜种植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希望广大韭菜种植者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该规程,为我国韭菜产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