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DB15/T 2921标准解读,鹰嘴豆栽培技术规程深度剖析

团体标准 603
深度解析DB15/T 2921-2023标准,详细解读鹰嘴豆栽培技术规程,本规程针对鹰嘴豆种植过程,从选种、播种、田间管理到收获等环节,提供了一套科学、规范的操作流程,旨在提高鹰嘴豆产量和品质,推动产业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科学种植技术的推广与运用,成为提升农作物产量与品质的核心要素,为此,我国正式发布了DB15/T 2921-2023《鹰嘴豆栽培技术规程》标准,旨在规范鹰嘴豆的栽培流程,提升鹰嘴豆的生产效率与品质,本文将对该标准进行深入解读,以助农民朋友们更好地掌握鹰嘴豆的栽培技巧。

2023版DB15/T 2921标准解读,鹰嘴豆栽培技术规程深度剖析,2023版DB15/T 2921标准解读,鹰嘴豆栽培技术规程深度剖析,2,技术规程,现代化,第1张

DB15/T 2921-2023《鹰嘴豆栽培技术规程》是由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区域性标准,主要适用于云南省鹰嘴豆的种植,该标准涵盖了鹰嘴豆的种植区域、品种选择、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与储藏等各个环节的技术要求。

种植区域

依据DB15/T 2921-2023标准,鹰嘴豆的种植区域应选择土壤肥沃、排水顺畅、光照充足的地区,具体包括云南省的曲靖市、昭通市、昆明市、玉溪市、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等地。

品种选择

品种选择是提高鹰嘴豆产量与品质的关键,DB15/T 2921-2023标准推荐以下品种:

  1. 云鹰1号:适宜在云南省海拔2000-2800米的地区种植,具有较强的抗逆性,产量较高。
  2. 云鹰2号: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800-2600米的地区种植,品质优良,产量稳定。
  3. 云鹰3号: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600-2500米的地区种植,适应性广,抗病性强。

播种技术

  1. 播种时间:根据当地气候条件,一般选择在春季进行播种,播种时间为3月至4月。
  2. 播种量:每亩播种量约为20-25公斤。
  3. 播种深度:播种深度以2-3厘米为宜。
  4. 播种方法:采用条播或穴播方式,行距为30-40厘米,穴距为20-25厘米。

田间管理

  1. 中耕除草:播种后20天左右进行第一次中耕除草,以后每隔20-30天进行一次。
  2. 施肥:根据土壤肥力情况,一般每亩施用纯氮肥10-15公斤,磷肥15-20公斤,钾肥10-15公斤。
  3. 水分管理:播种后保持土壤湿润,播种前和播种后浇水尤为重要。

病虫害防治

  1. 防虫害:在鹰嘴豆生长过程中,应注意防治豆象、豆荚螟等害虫。
  2. 防病害:注意防治病、根腐病等病害。

收获与储藏

  1. 收获时间:一般在播种后100-120天,当豆荚变黄,籽粒饱满时进行收获。
  2. 储藏:收获后的鹰嘴豆应尽快晾晒,晒干后储藏于干燥、通风的地方。

DB15/T 2921-2023《鹰嘴豆栽培技术规程》的发布,为云南省鹰嘴豆的栽培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农民朋友们应认真学习和掌握该标准,提高鹰嘴豆的产量与品质,为我国农业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