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5/T 2488-2022,供港澳芥菜球生产技术规程,推动芥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DB45/T 2488-2022 供港澳芥菜球生产技术规程》发布,旨在提升供港澳芥菜球生产质量,推动芥菜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保障食品安全与品质。
芥菜球,作为我国传统的蔬菜佳品,深受港澳地区消费者的喜爱,为了规范供港澳芥菜球的生产,提升产品质量,确保消费者权益,我国在2022年正式发布了《供港澳芥菜球生产技术规程》(DB45/T 2488-2022),本文将围绕该规程的背景、内容以及实施的重要意义进行详细阐述。
规程背景
芥菜球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芥菜球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种植面积持续扩大,产量逐年攀升,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出生产技术不规范、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芥菜球产业的健康发展。
供港澳芥菜球市场需求
港澳地区对芥菜球的需求量逐年上升,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也日益严格,为满足这一市场需求,提升我国芥菜球产业的竞争力,制定一套科学、规范的生产技术规程显得尤为必要。
规程范围
本规程明确了供港澳芥菜球生产的各项技术要求,涵盖了产地环境、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包装、运输和储存等各个环节的具体要求。
产地环境
产地环境需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的规定,产地应远离工业污染源,确保土壤、水源、大气等环境质量达到相关标准。
品种选择
供港澳芥菜球生产应选用优质、高产、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的品种,品种选择需遵循《蔬菜》(GB 2711)的相关要求。
播种
播种时间需根据当地气候、市场需求和品种特性来确定,播种前应进行消毒和催芽处理,播种量则需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肥力来合理确定。
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包括施肥、灌溉、除草、病虫害防治等,施肥应合理施用,灌溉应科学安排,除草应采用人工或化学方法,病虫害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应综合运用物理、生物、化学等多种手段,严格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农药使用需符合《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 4285)的要求。
采收
采收时间需根据品种特性和市场需求来决定,采收过程中要注重保护产品品质,避免机械损伤。
包装、运输和储存
包装材料需符合《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GB 9687)的要求,运输过程中应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储存时应通风干燥,防止霉变。
实施意义
规范生产技术,提高产品质量
《供港澳芥菜球生产技术规程》的发布与实施,将有助于规范供港澳芥菜球的生产技术,提升产品质量,更好地满足港澳地区消费者的需求。
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本规程的实施,将推动芥菜球产业向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增强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保障消费者权益
通过本规程的实施,可以更好地保障港澳地区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提升消费者的满意度。
《供港澳芥菜球生产技术规程》的发布和实施,为我国芥菜球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我们期待各相关部门和从业者积极落实本规程,共同推动芥菜球产业迈向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