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白桂圆肉地理标志产品加工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
《DB45/T 2592-2022 地理标志产品博白桂圆肉加工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是对博白桂圆肉地理标志产品的加工技术规程进行详细解读,旨在规范桂圆肉的生产加工过程,提升产品质量,确保地理标志产品的独特性和高品质,该规程涵盖原料选择、加工工艺、质量检测等方面,对提高博白桂圆肉的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的不断推进,众多传统特色产品荣获地理标志称号,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特产——博白桂圆肉,凭借其独特的风味和卓越的品质,近年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规范博白桂圆肉的生产与加工,提升产品质量,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管理局正式发布了DB45/T 2592-2022《地理标志产品博白桂圆肉加工技术规程》,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程,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关键作用。
DB45/T 2592-2022《地理标志产品博白桂圆肉加工技术规程》概述
DB45/T 2592-2022《地理标志产品博白桂圆肉加工技术规程》是一项针对博白桂圆肉生产加工过程中的技术要求、质量标准、检验方法等制定的规范性文件,该规程的出台,旨在确保博白桂圆肉的品质,提升产品附加值,推动博白桂圆肉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规程主要内容解读
定义与范围
规程明确了博白桂圆肉的定义: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桂圆鲜果为原料,经过清洗、去壳、去核、蒸煮、切片、烘烤、冷却、包装等工序加工而成的肉制品。
原料要求
规程对博白桂圆肉的原料提出了严格的标准,包括产地、品种、成熟度、新鲜度等,要求原料桂圆鲜果必须来自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品种为博白桂圆,成熟度应为八成熟以上,新鲜度需达到国家相关标准。
加工工艺
规程详细规定了博白桂圆肉的生产加工工艺,包括清洗、去壳、去核、蒸煮、切片、烘烤、冷却、包装等环节,每个环节都明确了技术要求,确保加工过程中的卫生和安全。
质量要求
规程对博白桂圆肉的质量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等,感官指标要求产品色泽鲜亮、肉质饱满、口感细腻;理化指标要求水分、总糖、蛋白质等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微生物指标要求大肠菌群、金葡萄球菌等不得检出。
检验方法
规程规定了博白桂圆肉的检验方法,包括感官检验、理化检验、微生物检验等,检验方法严格遵循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规程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规范生产加工,提高产品质量
DB45/T 2592-2022《地理标志产品博白桂圆肉加工技术规程》的实施,有助于规范博白桂圆肉的生产加工过程,提高产品质量,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产品的需求。
提升品牌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
通过实施规程,博白桂圆肉的品牌形象得到提升,有利于扩大市场份额,增强市场竞争力。
促进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
博白桂圆肉产业的发展,有助于带动当地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保护地理标志产品,传承传统文化
实施规程有助于保护博白桂圆肉的地理标志产品地位,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DB45/T 2592-2022《地理标志产品博白桂圆肉加工技术规程》的实施对于博白桂圆肉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相关部门和企业应认真贯彻落实规程要求,共同推动博白桂圆肉产业的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