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2/T 3480-2023解析,小长臂虾池塘养殖技术规程详解

团体标准 602
《DB22/T 3480-2023》详细阐述了小长臂虾池塘养殖技术规程,该规程从池塘准备、虾苗放养、饲料管理、水质调控、病害防治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指导,旨在提高小长臂虾养殖的产量和品质,促进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小长臂虾,以其高蛋白、低脂肪的特质,以及鲜美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在我国水产养殖业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随着养殖技术的日新月异,小长臂虾的养殖规模也在持续扩大,为了更好地规范养殖行为,提升养殖效益,我国在2023年正式发布了《小长臂虾池塘养殖技术规程》(DB22/T 3480-2023),本文将对该规程进行详尽的解读,旨在为养殖户提供实用的参考。

DB22/T 3480-2023解析,小长臂虾池塘养殖技术规程详解,DB22/T 3480-2023解析,小长臂虾池塘养殖技术规程详解,2,技术规程,2023,第1张

《小长臂虾池塘养殖技术规程》(DB22/T 3480-2023)详细阐述了小长臂虾池塘养殖的技术规范、设施要求、苗种挑选、放养密度、养殖管理、病害防治以及捕捞与运输等方面的内容,以下是规程主要内容的详细解析。

技术要求

  1. 养殖区域选择:应挑选水质清澈、无污染、水源充沛、交通便利、适宜养殖的地理位置。
  2. 池塘建设:池塘应设计为长方形或椭圆形,池底需保持平坦,池壁坚固,深度宜在1.5-2.0米之间,池塘面积以10-20亩为宜。
  3. 水源:水源必须清洁无污染,并符合国家相关水质标准。

苗种选择

  1. 种虾选择:应选择生长迅速、繁殖能力强、适应性好且遗传稳定的品种。
  2. 苗种来源:苗种必须来源于正规育苗场,确保品种纯正且无病害。

放养密度

  1. 放养时间:春季的3-4月,秋季的9-10月为最佳放养时期。
  2. 放养密度:根据池塘的具体条件、水温、饲料等因素,合理确定放养密度,通常每亩池塘放养虾苗10-15万尾。

养殖管理

  1. 水质管理:确保池塘水质保持清新,溶氧量维持在5毫克/升以上,氨氮含量低于0.2毫克/升。
  2. 饲料管理:选用高品质饲料,按照科学配方进行投喂,投喂量以虾体重增加1%为适宜。
  3. 病害防治:定期对池塘进行消毒,加强虾病监测,一旦发现病害,立即采取有效措施。

捕捞与运输

  1. 捕捞时间:根据市场需求和虾的生长状况,选择最适宜的捕捞时机。
  2. 捕捞方法:采用地笼、刺网等合适的工具进行捕捞。
  3. 运输:运输过程中需注意保持虾体湿润,避免高温、高湿、强光等不利环境。

《小长臂虾池塘养殖技术规程》(DB22/T 3480-2023)为我国小长臂虾养殖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指导,养殖户在遵循规程要求的同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不断优化养殖技术,有望推动小长臂虾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标签: 2技术规程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