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版闽北水仙茶加工技术规程深度解读

团体标准 602
《DB35/T 1225-2022 闽北水仙茶加工技术规程》深入解析了闽北水仙茶的加工流程,规程详细阐述了从鲜叶采摘、摊晾、杀青、揉捻、烘焙到成品包装的各个环节,强调了对茶叶品质的控制和提升,旨在规范闽北水仙茶的生产工艺,保障茶叶的安全与品质。

在福建的山水之间,闽北水仙茶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味,成为我国乌龙茶中的佼佼者,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醇厚的口感,近年来随着茶叶市场的蓬勃发展,愈发受到茶叶界的瞩目,为了确保闽北水仙茶的品质,规范其加工技术,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22年正式颁布了《DB35/T 1225-2022 闽北水仙茶加工技术规程》,本文将对该规程进行详细解读,旨在为茶农、茶企以及茶叶爱好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2022版闽北水仙茶加工技术规程深度解读,2022版闽北水仙茶加工技术规程深度解读,2,技术规程,2022,第1张

《DB35/T 1225-2022 闽北水仙茶加工技术规程》内容详实,共分为八个章节,涵盖了从原料要求到包装、运输和贮存的全过程。

  1. 范围:本规程旨在明确闽北水仙茶的初制加工技术要求,适用于茶叶的初加工环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规程中引用了GB/T 8302《茶叶感官审评方法》、GB/T 18650《茶叶术语》等国家标准,为加工提供统一的标准。
  3. 术语和定义:对鲜叶、毛茶、半成品茶等关键术语进行了定义,确保加工过程中的准确理解。
  4. 原料要求:规定了原料的产地、品种、采摘标准,确保原料的优质性。
  5. 加工工艺:详细描述了从鲜叶摊放到复火的每一个加工步骤,包括杀青、揉捻、炒青、晾青等。
  6. 质量要求:从外观、香气、滋味、汤色等方面对闽北水仙茶的品质进行了严格规定。
  7. 检验规则和标志:明确了检验方法和标志要求,确保茶叶的品质得到有效监督。
  8. 包装、运输和贮存:对茶叶的包装、运输和贮存提出了具体要求,以保障茶叶的品质不受损害。

加工工艺解析

  1. 鲜叶摊放:采摘后的鲜叶需摊放在通风、阴凉的地方,厚度控制在5-10厘米,摊放时间为4-6小时。
  2. 杀青:高温杀青,温度控制在180-200℃,时间约为10-15分钟。
  3. 揉捻:杀青后的茶叶进行揉捻,揉捻时间20-30分钟,揉捻程度达到“紧、结、重”。
  4. 炒青:揉捻后的茶叶进行炒青,炒青温度在120-150℃,炒青时间为20-30分钟。
  5. 晾青:炒青后的茶叶晾青,晾青时间为30-60分钟,晾青程度达到“轻、薄、散”。
  6. 复火:晾青后的茶叶进行复火,复火温度控制在100-120℃,复火时间为20-30分钟。

质量要求解析

  1. 外观:闽北水仙茶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翠绿,匀长。
  2. 香气:香气浓郁,具有独特的兰花香。
  3. 滋味:滋味醇厚,回甘持久。
  4. 汤色:汤色清澈明亮,呈橙黄色。

《DB35/T 1225-2022 闽北水仙茶加工技术规程》的颁布,为闽北水仙茶的加工提供了科学、系统的指导,有助于提升茶叶品质,推动闽北水仙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茶农、茶企及茶叶爱好者应认真学习和遵循该规程,共同为传承和发扬这一传统名茶贡献力量。

标签: 2技术规程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