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T 2961-2023标准解读,内蒙古马铃薯茎溃疡病防控新规程

团体标准 601
《DB15/T 2961-2023》新标准解读,聚焦内蒙古中西部地区马铃薯茎溃疡病防控技术,规程从病害监测、预防措施、治疗技术等方面提供具体指导,旨在提高马铃薯产量,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马铃薯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及饲料作物,在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广泛种植,马铃薯茎溃疡病作为一种常见病害,对马铃薯的生产与品质构成了严重威胁,为有效遏制马铃薯茎溃疡病的蔓延,提升马铃薯的产量与品质,内蒙古自治区制定了DB15/T 2961-2023《内蒙古中西部地区马铃薯茎溃疡病防控技术规程》,本文将对此规程进行深入解读。

DB15/T 2961-2023标准解读,内蒙古马铃薯茎溃疡病防控新规程,DB15/T 2961-2023标准解读,内蒙古马铃薯茎溃疡病防控新规程,2,技术规程,现代化,第1张

规程背景

马铃薯茎溃疡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侵害马铃薯的茎秆,导致植株枯萎、产量降低,严重时甚至颗粒无收,近年来,内蒙古中西部地区马铃薯茎溃疡病的发生面积和危害程度逐年加剧,给当地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损失,为有效防控此病害,内蒙古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组织专家制定了DB15/T 2961-2023《内蒙古中西部地区马铃薯茎溃疡病防控技术规程》。

规程主要内容

防控原则

(1)预防为主,综合防治,采取农业、生物、物理、化学等多种措施,全面防控马铃薯茎溃疡病。

(2)因地制宜,科学用药,根据当地气候、土壤、种植模式等因素,合理选择防控措施和药剂。

(3)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农药残留,在防控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防控措施

(1)农业防治

1)选用抗病品种:选择抗病性强的马铃薯品种,是防控茎溃疡病的基础。

2)合理轮作:实行与非茄科作物轮作,减少病原菌积累。

3)合理施肥:科学施肥,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4)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减少病原菌传播。

(2)生物防治

1)利用拮抗菌:利用拮抗菌抑制病原菌生长,减少病害发生。

2)利用昆虫天敌:利用昆虫天敌控制病原菌传播。

(3)物理防治

1)使用防虫网:在马铃薯生长期间,使用防虫网防止病原菌传播。

2)使用温汤浸种:利用温汤浸种病原菌。

(4)化学防治

1)选用高效低毒农药:选择高效低毒的农药,减少农药残留。

2)合理用药:根据病情和农药特性,合理用药。

3)安全间隔期:严格按照农药安全间隔期使用农药。

规程实施与效果评价

实施步骤

(1)宣传培训:通过多种渠道宣传规程内容,提高农民防控意识。

(2)推广应用:将规程推广应用到实际生产中,指导农民进行防控。

(3)效果评价:对实施规程的田块进行效果评价,总结经验,改进措施。

效果评价

(1)病害发生程度:通过调查病害发生程度,评价防控效果。

(2)产量与品质:通过调查产量和品质,评价防控效果。

(3)农药残留:通过检测农药残留,评价防控效果。

DB15/T 2961-2023《内蒙古中西部地区马铃薯茎溃疡病防控技术规程》为内蒙古中西部地区马铃薯茎溃疡病的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在实际生产中,应严格按照规程要求,采取防控措施,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保障农业生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