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市羊肚菌生产技术规程DB5305/T 169-2024深度解读与应用

团体标准 602
《DB5305/T 169-2024 保山市羊肚菌生产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旨在指导保山市羊肚菌的标准化生产,规程详细介绍了羊肚菌的种植环境、品种选择、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并提供了实际应用案例,以提升羊肚菌产量和质量。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度不断提升,羊肚菌作为一种珍稀的食用菌,其市场需求逐年攀升,保山市,作为我国羊肚菌的主要产区之一,为了规范羊肚菌的生产技术,提升产品质量,确保市场供应,特地制定了《保山市羊肚菌生产技术规程》(DB5305/T 169-2024),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程,并探讨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保山市羊肚菌生产技术规程DB5305/T 169-2024深度解读与应用,保山市羊肚菌生产技术规程DB5305/T 169-2024深度解读与应用,2,技术规程,食品安全,第1张

《保山市羊肚菌生产技术规程》(DB5305/T 169-2024)由保山市农业农村局牵头,联合相关科研机构和企业共同编制,该规程的宗旨在于规范羊肚菌的生产流程,提升生产效率,确保产品质量,满足消费者对羊肚菌的需求。

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保山市羊肚菌的种植、采收、加工、包装、运输等全过程。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规程引用了以下规范性文件:

  1. GB 2763 食品安全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
  2. GB 2762 食品安全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
  3. GB 7718 食品安全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术语和定义

本规程对羊肚菌、种植基地、栽培设施、病虫害防治等术语进行了明确定义。

种植基地选择

种植基地应选择生态环境优越、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的区域。

栽培设施

栽培设施应满足以下要求:

  1. 温室、大棚等设施应具备良好的通风、透光、保温、保湿条件;
  2. 栽培床应平整、排水良好;
  3. 灌溉系统应配备自动控制系统。

栽培技术

  1. 菌种选择:选用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羊肚菌菌种;
  2. 播种:播种前对菌种进行消毒,播种时注意菌种分布均匀;
  3. 管理: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适时通风换气;
  4. 病虫害防治: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方法,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采收与加工

  1. 采收:羊肚菌成熟后应及时采收,避免病虫害和品质下降;
  2. 加工:对采收的羊肚菌进行清洗、去杂、分级、包装等加工处理。

包装与运输

  1. 包装:采用食品级包装材料,确保羊肚菌在运输过程中的品质;
  2. 运输:运输过程中应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避免光直射。

规程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遵循DB5305/T 169-2024规程,羊肚菌生产者可以更好地掌握栽培技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保障产品质量

规程对羊肚菌的生产、加工、包装、运输等环节进行了严格规定,有助于保障产品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

促进产业发展

DB5305/T 169-2024规程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推动保山市羊肚菌产业的健康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保山市羊肚菌生产技术规程》(DB5305/T 169-2024)的制定和实施,对于规范羊肚菌生产、提高产品质量、保障市场供应具有重要意义,生产者在实际生产中应严格按照规程要求操作,不断提高生产水平,为我国羊肚菌产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