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5/T 1152-2015标准下制糖中间制品中SO₃²⁻和PO₄³⁻离子色谱检测研究
本研究基于DB45/T 1152-2015标准,对制糖生产过程中间制品中亚硫酸根离子、磷酸根离子含量进行离子色谱法检测,研究旨在提高制糖产品质量,确保食品安全。
随着我国制糖行业的迅猛发展,对糖类产品的品质与安全标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间产品作为制糖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其质量直接关系到终端产品的最终品质,亚硫酸根离子与磷酸根离子作为常见的污染物,其含量对糖品的质量与安全性产生显著影响,本研究遵循DB45/T 1152-2015标准,采用离子色谱法对制糖生产过程中的中间产品中亚硫酸根离子与磷酸根离子的含量进行精确检测,旨在为我国制糖企业提升产品质量与安全性提供科学依据。
在制糖生产过程中,中间产品的质量对最终产品的品质起着决定性作用,亚硫酸根离子与磷酸根离子作为常见的污染物质,其含量若超标,将导致糖品色泽、口感、营养价值以及安全性的降低,对制糖生产过程中间产品中亚硫酸根离子与磷酸根离子的含量进行检测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DB45/T 1152-2015标准是我国针对制糖生产过程中间产品中亚硫酸根离子与磷酸根离子含量检测所制定的一项行业标准,本研究基于此标准,运用离子色谱法对中间产品中亚硫酸根离子与磷酸根离子的含量进行检测,旨在为制糖企业提供一套科学、可靠的检测手段。
实验部分
仪器与试剂
- 仪器:离子色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清洗器、分析天平等。
- 试剂:亚硫酸钠、磷酸二氢钠等。
样品前处理
- 样品采集:采集制糖生产过程中的中间产品,如糖浆、糖膏等。
- 样品预处理:对采集到的样品进行适当稀释,使其符合检测要求。
检测方法
- 色谱条件:采用离子色谱法,使用阴离子交换柱,以淋洗液为溶剂,流速设定为1.0 mL/min。
- 检测条件: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波长为220 nm。
结果计算
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亚硫酸根离子与磷酸根离子的含量。
结果与讨论
标准曲线绘制
实验结果显示,亚硫酸根离子与磷酸根离子的标准曲线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检测限和精密度
实验确定亚硫酸根离子与磷酸根离子的检测限分别为0.5 mg/L和1.0 mg/L,在重复性实验中,亚硫酸根离子与磷酸根离子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2%和2.5%,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密度。
实际样品检测
对制糖生产过程中的中间产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亚硫酸根离子与磷酸根离子的含量均在国家标准范围内。
本研究基于DB45/T 1152-2015标准,采用离子色谱法对制糖生产过程中间产品中亚硫酸根离子与磷酸根离子的含量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精密度,可为制糖企业提供科学、可靠的检测手段,有助于提升糖产品质量与安全性。
随着制糖行业的持续发展,对中间产品检测的要求日益提高,以下几方面可作为改进方向:
- 优化检测方法,提升检测灵敏度和准确性。
- 开发快速、简便的检测技术,降低检测成本。
- 结合现代分析技术,对中间产品进行全面分析,为制糖企业提供更全面的质量控制手段。
本研究基于DB45/T 1152-2015标准,采用离子色谱法对制糖生产过程中间产品中亚硫酸根离子与磷酸根离子的含量进行检测,为我国制糖企业提高产品质量与安全性提供了有益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