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微生态制剂DB12/T 863-2019标准解读及解淀粉芽胞杆菌生产技术规程应用解析

团体标准 602
《DB12/T 863-2019 水产微生态制剂标准解读》详细介绍了水产微生态制剂标准,同时解析了解淀粉芽胞杆菌的生产技术规程,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深入分析。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迅猛发展,水产微生态制剂凭借其绿色环保、高效益的特点,逐渐成为养殖户和科研工作者眼中的宠儿,我国《水产微生态制剂 解淀粉芽胞杆菌生产技术规程》(DB12/T 863-2019)作为行业内的标杆标准,对解淀粉芽胞杆菌的生产技术设定了明确规范,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程,并探讨其在水产养殖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

水产微生态制剂DB12/T 863-2019标准解读及解淀粉芽胞杆菌生产技术规程应用解析,水产微生态制剂DB12/T 863-2019标准解读及解淀粉芽胞杆菌生产技术规程应用解析,2,技术规程,标准解读,第1张

DB12/T 863-2019标准概览

《水产微生态制剂 解淀粉芽胞杆菌生产技术规程》是我国水产微生态制剂行业的关键标准,由农业农村部颁布,该标准对解淀粉芽胞杆菌的生产技术提出了详尽的要求,涵盖了菌种选育、培养基制备、发酵工艺、产品质量检验、包装与储存等多个方面。

解淀粉芽胞杆菌生产技术规程详析

菌种选育

菌种选育是生产解淀粉芽胞杆菌的首要步骤,根据DB12/T 863-2019标准,菌种选育需遵循以下原则:

  1. 从自然界中筛选具有优良生物学特性的菌株。
  2. 对筛选出的菌株进行鉴定,确保其为解淀粉芽胞杆菌。
  3. 对菌株进行复筛,优化其生物学特性。

培养基制备

培养基是发酵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营养基础,根据DB12/T 863-2019标准,培养基制备需满足以下要求:

  1. 选择优质原料,保证培养基营养均衡。
  2. 严格控制培养基的pH值,以适应解淀粉芽胞杆菌的生长需求。
  3. 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防止杂菌污染。

发酵工艺

发酵工艺是解淀粉芽胞杆菌生产的核心环节,根据DB12/T 863-2019标准,发酵工艺需遵循以下要求:

  1. 控制发酵温度,确保解淀粉芽胞杆菌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生长。
  2. 控制发酵时间,确保菌株充分发酵。
  3. 控制发酵过程中的氧气供应,满足解淀粉芽胞杆菌的生长需求。

产品质量检验

产品质量检验是保障解淀粉芽胞杆菌生产质量的关键环节,根据DB12/T 863-2019标准,产品质量检验应包括以下内容:

  1. 菌种鉴定:确认发酵产物为解淀粉芽胞杆菌。
  2. 活菌数测定:测定发酵产物的活菌数量。
  3. 生物活性测定:测定发酵产物的生物活性。

包装与储存

包装与储存是保证解淀粉芽胞杆菌产品质量的最后一环,根据DB12/T 863-2019标准,包装与储存需遵循以下要求:

  1. 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确保产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安全性。
  2. 控制储存环境,如温度、湿度等,以延长产品的保质期。
  3. 定期检查产品,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解淀粉芽胞杆菌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前景

解淀粉芽胞杆菌作为一种高效、安全的水产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以下是其几个主要应用方向:

  1. 预防和治疗水产动物疾病: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增强免疫力,预防和治疗疾病。
  2. 改善水质:分解水体中的有机物,降低氨氮、亚盐等有害物质,改善水质。
  3. 促进生长:提供水产动物所需的营养物质,促进其生长。
  4. 减少抗生素使用:降低水产养殖过程中抗生素的使用,降低抗生素残留,保障食品安全。

DB12/T 863-2019《水产微生态制剂 解淀粉芽胞杆菌生产技术规程》的发布,为我国水产微生态制剂行业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随着该标准在水产养殖领域的广泛应用,解淀粉芽胞杆菌在水产养殖中的重要作用将得到进一步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