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T 895-2024新标准解读,南丰蜜桔产业升级新篇章
新标准DB36/T 895-2024《南丰蜜桔采后商品化处理规程》发布,引领南丰蜜桔产业发展,该标准规范了南丰蜜桔采后处理流程,提升产品品质,助力产业升级。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加速推进,产业作为农业的核心构成部分,其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南丰蜜桔,作为江西省南丰县的特色农产品,凭借其独特的风味和优良的品质,在国际国内市场上享有盛誉,为了增强南丰蜜桔的市场竞争力,规范其采后商品化处理流程,正式出台了DB36/T 895-2024《南丰蜜桔采后商品化处理规程》,本文旨在对这一规程进行详细解读,为南丰蜜桔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规程背景
南丰蜜桔作为省级地理标志产品,其采摘期大致在每年的10月至次年1月,由于采摘后的南丰蜜桔易受外界环境、运输和储存条件的影响,导致品质下降,从而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制定一套科学、规范的采后商品化处理规程,对于提升南丰蜜桔的品质、延长货架期、减少损耗,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规程主要内容
适用范围
DB36/T 895-2024《南丰蜜桔采后商品化处理规程》适用于南丰蜜桔的整个采后商品化处理过程,涵盖采摘、预冷、清洗、分级、包装、储存、运输等各个环节。
术语和定义
规程对南丰蜜桔采后商品化处理中涉及的关键术语和定义进行了清晰界定,如“预冷”、“清洗”、“分级”、“包装”等,为规程的有效实施提供了标准化依据。
采后处理流程
- 采摘:选择晴朗天气进行采摘,避免雨后采摘以减少果实表面的水分,采摘时需轻拿轻放,防止果实受损。
- 预冷:采摘后的南丰蜜桔应迅速预冷,以降低果实温度,减缓呼吸作用,延长货架期。
- 清洗:预冷后的果实应进行彻底清洗,去除表面污物和农药残留。
- 分级:根据果实的大小、色泽、形状等指标进行分级,保证南丰蜜桔的品质。
- 包装:使用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包装材料对分级后的果实进行包装。
- 储存:在储存过程中,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以延长南丰蜜桔的货架期。
- 运输:运输过程中应确保果实不受损伤,防止因运输不当而导致的品质下降。
规程实施意义
- 提升品质:通过规范化的采后处理流程,有效提升南丰蜜桔的品质,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产品的需求。
- 延长货架期:合理的采后处理技术有助于降低损耗,延长南丰蜜桔的货架期,提高经济效益。
- 促进产业升级:DB36/T 895-2024《南丰蜜桔采后商品化处理规程》的实施,推动南丰蜜桔产业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增强产业整体竞争力。
DB36/T 895-2024《南丰蜜桔采后商品化处理规程》为南丰蜜桔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在未来的工作中,相关部门和企业应积极推广该规程,提升南丰蜜桔采后商品化处理水平,助力南丰蜜桔产业迈向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