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 1505-2017,露地菜心生产技术规程,提升产量品质的权威指南
《DB41/T 1505-2017 露地菜心生产技术规程》为提升露地菜心产量和质量提供专业指导,涵盖选种、播种、田间管理等环节,确保菜心品质,是保障优质菜心产量的关键指南。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蔬菜品质与口感的追求亦日益精进,在我国南方广袤的土地上,菜心作为常见的蔬菜之一,凭借其脆嫩多汁、口感鲜美、营养丰富的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为了规范露地菜心的生产技术,提升菜心产量与品质,我国特地制定了《露地菜心生产技术规程》(DB41/T 1505-2017),本文将深入解析该规程的核心内容,旨在为菜农们提供有益的参考。
《露地菜心生产技术规程》(DB41/T 1505-2017)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露地菜心生产的技术规范,自2017年起正式实施,该规程的核心目标是规范露地菜心的生产流程,提升菜心产量与品质,确保消费者健康。
选地与整地
- 选地:应选择地势平坦、排水顺畅、土壤肥沃、pH值在5.5-6.5之间的地块。
- 整地:进行深度为20-30厘米的土壤深翻,确保土壤熟化,整地前需施足底肥,以有机肥为主,辅以适量的氮、磷、钾肥。
品种选择与播种
- 品种选择:挑选适应性佳、产量高、品质上乘的菜心品种。
- 播种:播种季节多在春季与秋季,播种前需进行消毒处理,播种密度依据品种和土壤肥力而定,一般行距为20-30厘米,株距为15-20厘米。
肥水管理
- 施肥:根据土壤肥力和菜心生长阶段,合理施用氮、磷、钾肥,生长前期以氮肥为主,中期适当增加磷、钾肥,后期则以钾肥为主。
- 浇水:保持土壤湿润,避免干旱与积水,生长前期适当控水,以促进根系发育;中期适当增加浇水,满足植株生长需求;后期适当控水,促进植株老化。
病虫害防治
- 病害防治: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病残体,减少病害发生,药剂防治时,选用高效低毒农药,如代森锰锌、百菌清等。
- 虫害防治:根据虫害发生情况,选用高效低毒农药,如吡虫啉等。
采收与加工
- 采收:根据市场需求和菜心成熟度,适时采收,一般从播种后40-50天开始采收。
- 加工:采收后的菜心应尽快进行加工,包括清洗、切割、包装等。
《露地菜心生产技术规程》(DB41/T 1505-2017)为我国露地菜心生产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指导,菜农在种植过程中,应严格遵守规程要求,以提高菜心产量与品质,满足消费者需求,相关部门应加强规程的宣传与推广,提升菜农的种植技术水平,推动我国露地菜心产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