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T 3676-2024发布,白鲜工厂化育苗技术规程,农业现代化新里程碑

团体标准 602
《DB15/T 3676-2024 白鲜工厂化育苗技术规程》发布,标志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里程碑,该规程规范了白鲜工厂化育苗技术,提升农业产业效率,助力乡村振兴。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日益加快,工厂化育苗技术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柱,白鲜,这一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等多重功效的重要中药材,其种植面积的扩大和产量的提升,对于保障中药材市场的稳定供应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我国正式颁布了《DB15/T 3676-2024 白鲜工厂化育苗技术规程》,旨在规范白鲜工厂化育苗流程,提升育苗品质,助力白鲜产业的稳健发展,本文将围绕该规程的背景、核心内容及其实施价值展开详细论述。

DB15/T 3676-2024发布,白鲜工厂化育苗技术规程,农业现代化新里程碑,DB15/T 3676-2024发布,白鲜工厂化育苗技术规程,农业现代化新里程碑,2,技术规程,现代化,第1张

规程背景

白鲜,学名Dictamnus dasycarpus,隶属于马鞭草科,是一种具有显著药用价值的植物,其药效显著,在中医药领域应用广泛,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和对中医药的重视,白鲜的需求量持续攀升,传统种植模式因产量低、品质参差不齐等问题,已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为解决这一难题,我国大力推广白鲜工厂化育苗技术,旨在提升白鲜的产量与品质。

《DB15/T 3676-2024 白鲜工厂化育苗技术规程》涵盖了以下关键内容:

  1. 育苗基地建设:规程对育苗基地的选址、土地整理、灌溉设施、温室建设等方面制定了具体标准,以确保育苗环境的适宜性。
  2. 种子处理:规程详细阐述了种子处理的方法,包括消毒、催芽等,以确保种子质量。
  3. 育苗技术:规程对播种、育苗、移栽等环节进行了明确规定,包括播种时间、播种量、苗床管理、病虫害防治等,以确保白鲜幼苗的健康生长。
  4. 育苗环境控制:规程对育苗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进行了规范,以确保白鲜幼苗在最佳环境中生长。
  5. 育苗产品标准:规程对白鲜幼苗的形态、生长指标、病虫害等提出了具体要求,确保育苗产品的质量。
  6. 育苗档案管理:规程要求育苗企业建立完善的育苗档案,包括种子来源、育苗过程、病虫害防治等,以便于追溯和管理。

实施意义

《DB15/T 3676-2024 白鲜工厂化育苗技术规程》的实施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1. 提升白鲜育苗质量:通过规范育苗流程,提高白鲜幼苗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进而提升白鲜产量与品质。
  2. 保障中药材市场供应:白鲜工厂化育苗技术的推广有助于缓解中药材市场供需矛盾,确保中药材供应的稳定性。
  3. 推动农业现代化:白鲜工厂化育苗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4. 促进农民增收:白鲜工厂化育苗技术的推广有助于提高农民种植白鲜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农民增收。

《DB15/T 3676-2024 白鲜工厂化育苗技术规程》的制定与实施,对于推动白鲜产业的健康发展、提高中药材市场供应能力、促进农业现代化具有深远意义,我们坚信,在规程的指导下,白鲜工厂化育苗技术将得到更广泛的推广与应用,为我国农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