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2/T 1330-2024标准解析,网室隔离杂交制种技术规范深度解读

团体标准 601
《DB12/T 1330-2024标准解读》详细解析了网室隔离杂交制种技术规范,旨在提升种子质量与产量,规范杂交制种流程,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蔬菜作物作为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制种技术也在持续创新,为了确保制种质量,规范杂交制种的流程,我国正式发布了《网室隔离杂交制种技术规范》(DB12/T 1330-2024),本文将深入解读这一标准,为制种企业和从业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DB12/T 1330-2024标准解析,网室隔离杂交制种技术规范深度解读,DB12/T 1330-2024标准解析,网室隔离杂交制种技术规范深度解读,2,标准解读,技术规范,第1张

标准背景

网室隔离杂交制种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的生产模式,通过网室隔离手段,有效阻隔病虫害的侵扰,保障了蔬菜种子的品质,DB12/T 1330-2024标准的出台,旨在对网室隔离杂交制种技术进行规范化管理,提升种子质量,推动产业的健康发展。

适用范围

本标准明确了网室隔离杂交制种的技术要求、制种流程、质量检验、包装、标签和运输等方面的具体规定,适用于网室隔离杂交制种的生产、管理及服务环节。

术语和定义

  1. 蔬菜:指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嫩果或其他可食用部分为主要食用部位。
  2. 网室隔离:指利用网室等设施,与外界环境隔离,以防止病虫害的传入。
  3. 杂交制种:指通过人工授粉,将两个不同品种的蔬菜进行杂交,培育出具有优良性状的后代。

技术要求

  1. 制种基地:应选择病虫害发生率低、土壤肥沃、排水条件好的地区,基地周边无其他蔬菜作物,以降低病虫害的传播风险。
  2. 网室设施:网室应使用防虫网,确保害虫无法进入,且网室高度应满足蔬菜生长需求,一般不低于2.5米。
  3. 品种选择:选用具有优良性状的品种进行杂交制种。
  4. 播种时间: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通常春季播种,秋季收获。
  5. 田间管理:加强田间管理,及时除草、施肥、灌溉和病虫害防治。

制种流程

  1. 母本选择:挑选优良性状的母本品种,进行网室隔离栽培。
  2. 父本选择:挑选优良性状的父本品种,进行网室隔离栽培。
  3. 人工授粉:在母本和父本盛花期,进行人工授粉。
  4. 收获:杂交后,待果实成熟,及时收获。

质量检验

  1. 外观检验:对外观进行检查,剔除不合格的种子。
  2. 发芽率检验:测定发芽率,确保符合标准要求。
  3. 纯度检验:测定纯度,确保符合标准要求。

包装、标签和运输

  1. 包装: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包装材料,包装袋上需注明品种名称、生产日期、净含量、保质期等信息。
  2. :包装袋上应贴有标签,内容包括品种名称、生产单位、生产日期、净含量、保质期、注意事项等。
  3. 运输:运输过程中应保持干燥、通风,防止受潮、受热。

DB12/T 1330-2024《网室隔离杂交制种技术规范》的制定,为杂交制种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有助于提升种子质量,促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制种企业和从业者应严格遵守该标准,不断提升生产水平,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蔬菜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