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DB35/T 2174标准,改良酸性土壤有机肥料技术要求深度解析

团体标准 602
《DB35/T 2174-2024 改良酸性土壤专用有机肥料通用技术要求》解读了针对酸性土壤改良的有机肥料技术规范,该标准规定了有机肥料的原料、加工、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旨在提高酸性土壤改良效果,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持续加快,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推动农业进步的核心要素,在我国,酸性土壤的广泛分布对农业生产构成了严峻挑战,为了改善这一状况,提升土壤肥力,我国正式发布了DB35/T 2174-2024《改良酸性土壤专用有机肥料通用技术要求》标准,并于2024年正式实施,本文旨在对这一标准进行深入解读,以期为相关企业和生产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2024版DB35/T 2174标准,改良酸性土壤有机肥料技术要求深度解析,2024版DB35/T 2174标准,改良酸性土壤有机肥料技术要求深度解析,2,现代化,测定方法,第1张

DB35/T 2174-2024《改良酸性土壤专用有机肥料通用技术要求》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改良酸性土壤专用有机肥料的通用技术要求标准,该标准对改良酸性土壤专用有机肥料的术语和定义、分类、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

技术要求解析

术语和定义

标准对改良酸性土壤专用有机肥料的术语和定义进行了详细阐述,包括有机质、有效养分、pH值等关键概念,为企业和生产者提供了一套统一的技术语言。

分类

改良酸性土壤专用有机肥料根据原料来源和养分含量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动植物残体、植物秸秆、有机废弃物等天然物质为主要原料的有机肥料;另一类则是以化学物质为原料的有机肥料。

技术要求

  1. 有机质含量:有机肥料中的有机质含量应不低于30%。
  2. 养分含量:有机肥料中的养分含量需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包括氮、磷、钾等。
  3. pH值:有机肥料施用后,应能有效提升土壤pH值,使其达到中性或微碱性。
  4. 有害物质含量:有机肥料中的有害物质含量需符合国家规定,如重金属、农药残留等。

检验方法

标准对改良酸性土壤专用有机肥料的检验方法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有机质含量、养分含量、pH值、有害物质含量等指标的测定方法

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

标准对有机肥料的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提出了具体要求,以确保肥料质量和安全。

DB35/T 2174-2024《改良酸性土壤专用有机肥料通用技术要求》的实施,将为我国酸性土壤改良提供有力支持,相关企业和生产者应严格按照该标准要求,生产出符合标准的改良酸性土壤专用有机肥料,为我国农业生产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该标准的出台对于推动我国酸性土壤改良和有机肥料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严格执行该标准,可以保障有机肥料的质量,提升土壤肥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企业和生产者也应不断提升自身技术水平,以满足市场需求,为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