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5/T 1481-2014,仿刺参南方度夏养殖技术规范,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
《DB35/T 1481-2014 仿刺参南方度夏养殖技术规范》发布,旨在规范仿刺参南方度夏养殖,保障产品质量,促进仿刺参产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仿刺参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南方地区的养殖面积逐年增长,南方夏季的高温、多雨、台风等恶劣天气,对仿刺参的养殖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为了提高仿刺参在南方地区的夏季养殖成功率,降低养殖风险,我国制定了《仿刺参南方度夏养殖技术规范》(DB35/T 1481-2014),本文将围绕这一规范的主要内容,深入探讨提升仿刺参南方度夏养殖技术的有效途径。
《仿刺参南方度夏养殖技术规范》概述
《仿刺参南方度夏养殖技术规范》(DB35/T 1481-2014)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仿刺参南方度夏养殖的技术规范,该规范旨在为仿刺参养殖企业提供科学、实用的技术指导,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 养殖环境:规范对仿刺参南方度夏养殖的水质、底质、温度、盐度等环境条件提出了明确要求。
- 育苗技术:规范对仿刺参南方度夏育苗过程中的水质、温度、光照、投饵等环节进行了详细规定。
- 养殖模式:规范介绍了仿刺参南方度夏养殖的几种主要模式,如网箱养殖、池塘养殖、滩涂养殖等。
- 疾病防治:规范对仿刺参南方度夏养殖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疾病进行了分类,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 养殖管理:规范对仿刺参南方度夏养殖过程中的日常管理、水质监测、投饵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提升仿刺参南方度夏养殖技术的措施
优化养殖环境
- 选择适宜的养殖场地:依据DB35/T 1481-2014规范,选择水质优良、底质稳定、水温适宜的养殖场地。
- 加强水质管理:定期检测水质,确保溶解氧、氨氮、亚盐等指标符合规范要求。
- 改善底质:通过清淤、增氧等措施,改善底质条件,降低底质污染。
提高育苗技术
- 选择优质亲本:选用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的亲本进行育苗。
- 优化育苗水质:严格控制育苗水质,确保溶解氧、温度等指标符合规范要求。
- 加强光照管理:合理调整光照时间,提高育苗成功率。
创新养殖模式
- 推广网箱养殖:利用网箱养殖,提高仿刺参南方度夏养殖的成活率。
- 发展池塘养殖:合理规划池塘养殖面积,提高养殖密度,降低养殖成本。
- 探索滩涂养殖:充分利用滩涂资源,提高仿刺参养殖产量。
加强疾病防治
- 定期检测:对养殖场进行定期检测,及时发现并处理疾病。
- 科学用药:严格按照规范要求,科学使用药物,避免药物残留。
- 加强免疫:对仿刺参进行定期免疫,提高抗病力。
强化养殖管理
- 规范日常管理:严格执行DB35/T 1481-2014规范,确保养殖过程符合要求。
- 加强水质监测:定期监测水质,确保水质稳定。
- 科学投饵:根据仿刺参生长需求,合理调整投饵量。
《仿刺参南方度夏养殖技术规范》为我国仿刺参南方度夏养殖提供了科学、实用的技术指导,通过优化养殖环境、提高育苗技术、创新养殖模式、加强疾病防治和强化养殖管理,可以有效提升仿刺参南方度夏养殖成功率,促进我国仿刺参产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