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5/T 1459-2014标准下酸性土壤有效砷、有效汞荧光法测定研究
本研究依据DB35/T 1459-2014标准,采用荧光法对酸性土壤中有效砷和有效汞含量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度高,为酸性土壤中有害元素检测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手段。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土壤污染问题愈发凸显,特别是酸性土壤中有效砷和有效汞的含量,已成为土壤环境监测的关键指标,有效砷和有效汞的测定,对于评估土壤环境质量、实施污染治理以及保障生态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依据DB35/T 1459-2014标准,运用荧光分析法对酸性土壤中的有效砷和有效汞含量进行了精确测定,旨在为土壤环境监测提供一种高效、精确的分析技术。
土壤中的砷和汞是常见的重金属污染物,它们在土壤中的形态和活性直接关系到土壤生态环境及人类健康,有效砷和有效汞是指土壤中可以被植物吸收利用的形态,对土壤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存在潜在风险,准确测定土壤中有效砷和有效汞的含量,对于土壤环境管理及污染治理具有重大意义。
DB35/T 1459-2014标准,即《土壤中有效砷、有效汞的测定荧光法》的地方标准,详细规定了土壤中有效砷和有效汞的测定方法,包括样品采集、制备、前处理和测定等步骤,本研究采用荧光分析法,严格按照DB35/T 1459-2014标准进行实验。
实验部分
仪器与试剂
- 仪器:荧光光度计、微波消解仪、天平、恒温干燥箱等。
- 试剂:高氯酸、盐酸、汞、砷标准溶液、汞标准溶液等。
样品采集与制备
- 样品采集:遵循DB35/T 1459-2014标准,在研究区域随机选取若干个采样点,采集土壤样品。
- 样品制备:将采集的土壤样品风干、研磨、过筛,准确称取一定量的样品,加入适量的高氯酸和盐酸,进行微波消解后定容。
实验方法
- 砷的测定:采用氢化物发生-荧光光谱法,以砷标准溶液为参比,测定样品中砷的含量。
- 汞的测定:采用氢化物发生-荧光光谱法,以汞标准溶液为参比,测定样品中汞的含量。
结果与讨论
标准曲线绘制
根据实验结果,绘制砷和汞的标准曲线,线性范围为0.1~10.0 mg/L,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3和0.9995。
精密度与准确度
对同一土壤样品进行多次测定,砷和汞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1%和1.8%,说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密度,通过加标回收实验,砷和汞的回收率分别为98.5%和99.2%,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
实际样品测定
对采集的酸性土壤样品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该地区土壤中有效砷和有效汞含量分别为0.5 mg/kg和0.2 mg/kg,属于轻度污染。
本研究基于DB35/T 1459-2014标准,采用荧光法对酸性土壤中有效砷和有效汞含量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准确度和适用性,可为土壤环境监测提供一种快速、准确的分析方法,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优化实验条件,提高测定效率,为土壤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