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4/T 752-2012 饲草包膜青贮技术规程,畜牧安全与效益提升新篇章
《DB64/T 752-2012 饲草包膜青贮加工调制技术规程》是保障饲料安全、提高畜牧业效益的关键,该规程详细介绍了青贮加工技术,确保饲料质量,助力畜牧业健康发展。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迅猛发展,饲料需求量逐年攀升,为了提升饲料利用效率,确保畜牧业生产的安全稳定,我国在2012年正式颁布了《饲草包膜青贮加工调制技术规程》(DB64/T 752-2012),本文将深入探讨该规程的出台背景、核心内容及其深远意义。
规程背景
饲草包膜青贮技术在我国的应用
饲草包膜青贮技术,作为一种将青绿饲料进行密封、发酵、长期保存的方法,以其保持饲料营养、提升饲料利用效率、减少浪费等显著优势,在我国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应用。
现行饲料加工调制技术存在的问题
- 营养成分损失严重:在传统饲料加工调制过程中,饲料中的营养成分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导致营养成分的大量损失。
- 饲料利用率低:由于饲料加工调制技术尚不成熟,导致饲料利用率低,浪费现象普遍。
- 饲料污染风险高:传统饲料加工调制过程中,饲料容易受到细菌、霉菌等污染,给畜牧业生产带来安全隐患。
饲草包膜青贮加工调制技术规程的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玉米秸秆、苜蓿、燕麦等各类青绿饲料的包膜青贮加工调制。
饲草包膜青贮加工调制技术规程的技术要求
- 原料选择:选用新鲜、无病虫害、无霉变的青绿饲料。
- 预处理:对原料进行清洗、晾晒、切碎等预处理,以提高青贮效果。
- 发酵剂选择:根据饲料种类和发酵要求,选择合适的发酵剂。
- 包膜材料:选用透气性好、密封性强的包膜材料。
- 加工调制过程:将预处理后的饲料与发酵剂、包膜材料等按比例混合,进行密封、发酵、保存。
- 质量控制:对青贮饲料进行定期检测,确保其质量符合标准。
实施意义
提高饲料利用率
采用饲草包膜青贮加工调制技术,可以有效减少饲料营养成分损失,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饲料成本。
保障畜牧业生产安全
青贮饲料经过发酵、保存,可以有效杀灭细菌、霉菌等有害微生物,降低饲料污染风险,保障畜牧业生产安全。
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饲草包膜青贮加工调制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饲料浪费,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饲草包膜青贮加工调制技术规程》的发布,为我国畜牧业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各级畜牧部门和企业应积极推广和应用该规程,为我国畜牧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