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4/T 494-2007 酶贮饲料调制技术规程深度解析与实际应用

团体标准 602
《DB64/T 494-2007 酶贮饲料调制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详细解读了酶贮饲料的调制技术规程,旨在提高饲料利用率,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规程涵盖了酶贮饲料的原料选择、处理方法、添加剂使用等方面,并提供了实际应用案例,对提高饲料质量和效益具有指导意义。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迅猛发展,饲料产业在畜牧业中的地位愈发凸显,在此背景下,酶贮饲料作为一种创新型的饲料添加剂,凭借其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成本、优化动物生产性能等显著优势,在饲料工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我国发布的DB64/T 494-2007《酶贮饲料调制技术规程》成为了饲料行业的一项关键标准,本文将对该规程进行深入解读,旨在为饲料生产者和使用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DB64/T 494-2007 酶贮饲料调制技术规程深度解析与实际应用,DB64/T 494-2007 酶贮饲料调制技术规程深度解析与实际应用,2,技术规程,2007,第1张

DB64/T 494-2007《酶贮饲料调制技术规程》概述

DB64/T 494-2007《酶贮饲料调制技术规程》是我国饲料行业的一项推荐性标准,自2007年起正式实施,该规程详细规定了酶贮饲料的原料选择、生产工艺、产品质量要求以及检验方法等,旨在提升酶贮饲料的生产质量与安全性,推动饲料工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酶贮饲料原料要求

  1. 原料质量:酶贮饲料的原料需选用优质、新鲜、无霉变、无污染的原料,如玉米、豆粕、小麦等。
  2. 原料水分:原料水分应控制在12%以下,以保证酶贮饲料的稳定性。
  3. 原料颗粒度:原料颗粒度应均匀,有利于酶的添加和混合。

酶贮饲料生产工艺

  1. 预处理:对原料进行粉碎、过筛等预处理,以便于酶的添加和混合。
  2. 酶添加:根据原料特性和酶制剂的性质,确定合适的酶添加量,通常为原料的0.1%左右。
  3. 混合:将酶与原料充分混合,确保酶均匀分布。
  4. 调制:对混合好的原料进行加热、压榨等调制工艺,使酶与原料充分结合。
  5. 包装:对调制好的酶贮饲料进行包装,确保产品质量。

酶贮饲料产品质量要求

  1. 感官指标:酶贮饲料应无异味、无霉变、无结块,色泽均匀。
  2. 物理指标:酶贮饲料的颗粒度、水分、容重等应符合国家标准。
  3. 化学指标:酶贮饲料的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等营养成分应符合国家标准。
  4. 酶活性:酶贮饲料的酶活性应符合规定要求。

酶贮饲料检验方法

  1. 感官检验:观察酶贮饲料的外观、色泽、气味等。
  2. 物理检验:测定酶贮饲料的颗粒度、水分、容重等。
  3. 化学检验:测定酶贮饲料的营养成分、酶活性等。

酶贮饲料作为一种新型饲料添加剂,在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成本、改善动物生产性能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DB64/T 494-2007《酶贮饲料调制技术规程》的发布实施,为酶贮饲料的生产和应用提供了有力保障,随着饲料工业的不断发展,酶贮饲料技术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为我国畜牧业的发展贡献重要力量。

DB64/T 494-2007《酶贮饲料调制技术规程》是我国饲料行业的一项重要标准,对提高酶贮饲料的生产质量和安全性能具有重要意义,饲料生产者和使用者应严格按照规程要求进行生产和使用,以确保饲料产品质量,推动我国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标签: 2技术规程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