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3/T 2988-2024,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规程,引领农业绿色发展新里程

团体标准 602
《DB43/T 2988-2024 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规程》发布,旨在推动农业绿色发展,通过科学栽培技术,提高再生稻产量,助力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绿色、高效、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模式正逐渐成为行业发展的新方向,再生稻作为一项关键的水稻种植技术,以其节本增效、环保可持续的显著优势,引起了广泛关注,为规范再生稻的高产栽培技术,提升产量与品质,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最新推出了《DB43/T 2988-2024 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规程》,本文将围绕规程的核心内容、实施关键要点以及推广应用的策略展开详细阐述。

DB43/T 2988-2024,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规程,引领农业绿色发展新里程,DB43/T 2988-2024,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规程,引领农业绿色发展新里程,2,技术规程,现代化,第1张

《DB43/T 2988-2024 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规程》是根据我国再生稻种植的具体情况,结合农业生产实践,制定的一套科学、规范、易于操作的技术规程,该规程的核心目标是提升再生稻的产量,降低生产成本,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 选育适宜品种:规程强调,应选择适应本地气候、土壤条件的再生稻品种,优先选用高产、优质、抗病、抗倒伏的品种。
  2. 种子处理:对种子进行消毒、催芽处理,确保发芽率。
  3. 培育壮秧:采用薄膜育秧、水育秧等方法,培育壮秧,提升秧苗素质。
  4. 适时移栽: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适时移栽,确保秧苗健康生长。
  5. 科学施肥:根据土壤肥力、稻苗长势等因素,科学施用氮、磷、钾等肥料,实现氮肥后移、增施有机肥。
  6. 水管理:合理控制水分,保持田间湿润,适时排水,防止涝害。
  7. 病虫害防治:综合运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方法,有效防治病虫害。
  8. 收获与晾晒:适时收获,避免雨淋、霉变,确保稻谷品质。

实施要点

  1. 培训推广:加强规程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农民对规程的认知和操作能力。
  2. 技术集成:将规程中的各项技术整合应用,形成一套完整的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体系。
  3. 示范带动:在示范点开展规程的试验、示范,带动周边地区推广应用。
  4. 质量监管:建立健全质量监管体系,确保规程的实施效果。

推广应用

《DB43/T 2988-2024 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规程》的实施,将为我国再生稻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以下是一些建议,以促进规程的推广应用:

  1. 政策扶持:政府应加大对再生稻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农民种植再生稻。
  2. 金融支持:金融机构应创新金融产品,为再生稻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3. 产业融合:推动再生稻产业与旅游业、休闲农业等产业融合发展,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4. 品牌建设:培育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再生稻品牌,提升我国再生稻产业的竞争力。

《DB43/T 2988-2024 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规程》的发布实施,为我国再生稻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规程,努力提高再生稻产量与品质,为实现农业绿色发展、农民增收致富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