筠连红茶地理标志产品生产技术规范深度解析

团体标准 601
本规范解读筠连红茶地理标志产品生产技术,从原料选择、加工工艺、品质要求等方面详细阐述,旨在提高筠连红茶生产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当地茶产业发展。

随着我国茶叶产业的蓬勃兴盛,地理标志产品在保护和提升茶叶品牌价值方面扮演着愈发关键的角色,筠连红茶,作为四川省筠连县的特色地理标志产品,其生产技术规范对于确保茶叶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本文旨在对《地理标志产品 筠连红茶生产技术规范》(DB5115/T 54-2020)进行深入解读,并探讨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具体应用。

筠连红茶的地理标志产品背景

筠连红茶,源于四川省筠连县,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地理环境,筠连县位于盆地南缘,气候宜人,雨量充足,土壤肥沃,为茶叶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筠连红茶以其香气独特、滋味鲜爽、汤色红亮、叶底红匀等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

DB5115/T 54-2020《地理标志产品 筠连红茶生产技术规范》解读

种植区域

筠连红茶的种植区域应选择海拔500-1200米的山区,土壤以黄壤、黄棕壤为主,pH值保持在4.5-6.5之间。

茶树品种

生产筠连红茶应选用适宜的茶树品种,如筠连种、福鼎大白茶等。

育苗与种植

茶苗培育应选择无病虫害、生长健康的茶树,采用无性繁殖方式,种植时,行距为1.5-2.0米,株距为0.5-0.8米。

肥水管理

茶树生长期间,应根据土壤肥力和茶树生长状况进行合理施肥,以有机肥为主,辅以化学肥料,水分管理应遵循“适时适量、深灌浅排”的原则。

修剪与采摘

茶树修剪应根据生长状况和采摘需求进行,保持冠层通风透光,采摘时选择晴天进行,标准为一芽一叶至一芽二叶。

加工工艺

筠连红茶的加工工艺包括杀青、揉捻、干燥、筛分、复火等环节,各环节应严格按照规范进行,确保茶叶品质。

质量控制

筠连红茶的质量控制应从种植、加工、包装、运输等环节入手,确保茶叶品质符合地理标志产品标准。

DB5115/T 54-2020《地理标志产品 筠连红茶生产技术规范》的应用

提高茶叶品质

严格执行《地理标志产品 筠连红茶生产技术规范》,有助于提高筠连红茶的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

保护地理标志产品

规范的生产技术有助于保护筠连红茶的地理标志产品地位,防止假冒伪劣产品流入市场。

促进产业发展

筠连红茶生产技术规范的推广和应用,有助于推动筠连县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增加农民收入

通过提高茶叶品质和产量,增加农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

《地理标志产品 筠连红茶生产技术规范》的制定与实施,对筠连红茶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今后的工作中,应继续加大规范的宣传力度,提高茶农的规范意识,确保筠连红茶的品质和品牌价值,政府部门和企业应共同努力,推动筠连红茶产业迈向更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