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DB14/T 3141标准详析,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新规范
《DB14/T 3141-2024》规范了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强调源头把控、过程监管和应急处置,从原料采购、加工制作到供餐环节,实施全程监管,保障师生饮食安全,规范还明确了食堂管理责任,强化食品安全意识,提升食堂整体管理水平。
随着我国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高度重视,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问题同样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了加强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管理,保障广大师生的饮食健康,我国贵州省市场管理局正式发布了DB14/T 3141-2024《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规范》,本文将对该规范进行深入解读,旨在帮助学校食堂管理者更好地履行食品安全责任,确保师生饮食安全。
DB14/T 3141-2024规范概述
DB14/T 3141-2024规范由贵州省市场管理局颁布,适用于全省各级各类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管理,该规范的出台旨在提升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切实保障广大师生的饮食安全。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规范要求学校食堂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具体包括食品安全责任制、食品安全操作规程、食品安全培训等内容,确保食品安全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
食品原料采购
规范强调学校食堂在食品原料采购环节要严格把关,确保原料来源合法、安全、可靠,采购过程中,应查验供应商资质、产品合格证明等,确保食品原料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食品加工制作
规范要求学校食堂在食品加工制作过程中,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操作规程,确保食品加工制作过程卫生、安全,具体要求包括:
- 食品加工场所应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定期进行清洁、消毒;
- 食品加工人员应持有健康证明,定期接受食品安全培训;
- 食品加工过程中,应防止交叉污染,确保食品加工过程卫生、安全。
食品储存
规范要求学校食堂合理储存食品,确保食品在储存过程中不受污染、变质,具体要求包括:
- 食品储存场所应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定期进行清洁、消毒;
- 食品储存过程中,应按照食品种类、生产日期等进行分类存放,避免交叉污染;
- 食品储存温度、湿度应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食品销售
规范要求学校食堂在食品销售过程中,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操作规程,确保食品销售过程卫生、安全,具体要求包括:
- 食品销售场所应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定期进行清洁、消毒;
- 食品销售人员应持有健康证明,定期接受食品安全培训;
- 食品销售过程中,应防止交叉污染,确保食品销售过程卫生、安全。
食品安全
规范要求学校食堂定期进行食品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食品安全内容包括:
- 食品原料采购、加工、储存、销售环节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是否健全、有效;
- 食品安全管理人员是否具备相应资质。
DB14/T 3141-2024《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规范》的发布,为我国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学校食堂管理者应认真学习、严格执行该规范,切实保障广大师生的饮食安全,社会各界也应关注学校食堂食品安全问题,共同营造良好的食品安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