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标准解读,DB11/T 1481-2024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规范

团体标准 601
DB11/T 1481-2024新标准解读:此规范旨在规范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评审流程,提高应急预案的质量和实用性,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愈发凸显其重要性,为了提升我国生产经营单位在处理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质量与实效性,规范应急预案的评审流程,市质量技术局正式颁布了《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规范》(DB11/T 1481-2024),本文旨在对这一标准进行深入解读,以期帮助各生产经营单位更好地掌握并执行该标准。

新标准解读,DB11/T 1481-2024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规范,新标准解读,DB11/T 1481-2024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规范,2,第1张

标准背景

DB11/T 1481-2024是在国家《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指南》的框架下,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的标准,该标准的出台旨在对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工作进行规范,确保预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及实用性,从而增强生产经营单位应对生产安全事故的能力。

适用范围

DB11/T 1481-2024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所有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与实施。

术语和定义

标准对应急预案、评审、应急管理等相关术语进行了明确,为生产经营单位在编制和评审应急预案时提供了清晰的依据。

应急预案评审原则

标准明确了应急预案评审应遵循的原则,包括:

  1. 科学性:预案应基于科学的数据和风险评估,确保其科学性。
  2. 实用性:预案应紧密结合生产经营单位的实际状况,确保其实施的可操作性。
  3. 合法性:预案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的规定。
  4. 全面性:预案应涵盖生产经营单位可能面临的所有事故类型,确保其全面性。

应急预案评审内容

标准明确了应急预案评审的具体内容,包括:

  1. 预案编制依据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要求;
  2. 预案编制内容是否完整、科学、合理;
  3. 预案编制程序是否符合规定;
  4. 编制人员是否具备相应资质;
  5. 实施保障措施是否完善。

应急预案评审方法

标准规定了应急预案评审的具体方法,包括:

  1. 资料审查:对预案编制依据、内容、程序等进行审查;
  2. 现场核查:对生产经营单位预案实施情况进行现场核查;
  3. 专家评审: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预案进行评审。

标准实施与执行

DB11/T 1481-2024自发布之日起正式实施,生产经营单位应严格按照标准要求开展应急预案评审工作,各级质量技术部门应加强监管,确保标准的有效执行。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规范》的发布,为我国生产经营单位在应对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预案评审工作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各生产经营单位应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该标准,不断提升应急预案的质量和有效性,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标签: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