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T 1139-2010标准下华鲮养殖技术规范研究与应用

团体标准 601
本文探讨了基于DB51/T 1139-2010标准的华鲮养殖技术规范,分析了其在食用鱼养殖中的应用,通过规范养殖技术,提高华鲮养殖效益,为我国食用鱼养殖提供有益借鉴。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华鲮作为高品质的食用鱼类,其养殖技术的规范研究和应用日益受到广泛关注,我国首个专门针对华鲮养殖的行业标准——《华鲮养殖技术规范》(DB51/T 1139-2010)应运而生,本文将深入解读这一规范,并探讨其在食用鱼养殖领域中的应用价值。

DB51/T 1139-2010标准下华鲮养殖技术规范研究与应用,DB51/T 1139-2010标准下华鲮养殖技术规范研究与应用,2,技术规范,养殖技术,第1张

DB51/T 1139-2010标准概述

《华鲮养殖技术规范》(DB51/T 1139-2010)由湖北省渔业局、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等单位联合编制,并于2010年正式发布实施,该标准对华鲮养殖的场地选择、苗种培育、饲料投喂、病害防治、水质管理等方面提出了详细的技术要求,旨在提升华鲮养殖的产量与品质,确保消费者的健康。

华鲮养殖技术规范内容解读

场地选择

华鲮养殖场地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

  1. 水源充足:确保水质符合《渔业水质标准》(GB 11607-89)。
  2. 地形平坦:有利于排水和养殖管理。
  3. 交通便利:便于饲料、鱼苗等物资的运输。

苗种培育

  1. 苗种来源:选用优质、优良品种,确保苗种质量。
  2. 苗种培育:严格控制水温、水质、饲料等条件,保障苗种健康生长。

饲料投喂

  1. 饲料选择:选用优质、易消化的饲料,满足华鲮生长所需营养。
  2. 投喂方法:根据华鲮的生长阶段和摄食习性,合理调整饲料种类和投喂量。

病害防治

  1. 预防为主:加强养殖管理,预防病害发生。
  2. 治疗措施:发现病害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

水质管理

  1. 水质监测:定期监测水质,确保符合《渔业水质标准》。
  2. 水质调节:根据水质变化,及时调整水质,保障华鲮生长环境稳定。

华鲮养殖技术规范在食用鱼养殖中的应用

提高养殖产量

遵循DB51/T 1139-2010标准,通过合理选择养殖场地、苗种培育、饲料投喂、病害防治、水质管理等环节,可以有效提高华鲮的养殖产量。

保障食用鱼品质

遵循该标准,确保华鲮养殖过程中的饲料、水质、病害防治等环节符合要求,从而提高食用鱼品质,满足消费者需求。

促进可持续发展

该标准有助于推动华鲮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华鲮养殖技术规范》(DB51/T 1139-2010)为我国华鲮养殖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提高华鲮养殖产量和品质,保障消费者健康,在实际应用中,养殖户应严格按照该标准执行,不断优化养殖技术,推动华鲮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