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T 1309-2011 籽粒苋检验规程,播种效益保障的关键标准解读
《DB51/T 1309-2011 籽粒苋检验规程》是确保籽粒苋播种效益的关键标准,该规程详细规定了籽粒苋的检验方法、质量要求和播种技术,旨在提高籽粒苋的产量和品质,保障播种效益,通过遵循此规程,可确保籽粒苋种植的顺利进行。
随着现代农业科技的日新月异,农业生产的根基——种子质量,其优劣直接关系到农作物的产量与品质,在我国,制定并严格执行检验规程,对于确保农业生产安全、提升产品质量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DB51/T 1309-2011《籽粒苋检验规程》便是这一领域的典范,本文将深入解析这一规程,旨在帮助读者全面理解和有效执行。
DB51/T 1309-2011规程概述
DB51/T 1309-2011《籽粒苋检验规程》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籽粒苋检验的行业标准,由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精心起草,并于2011年正式发布和实施,该规程详细规定了籽粒苋的检验项目、方法、标准以及报告编制的具体要求,旨在确保籽粒苋的品质,从而提升播种效益。
规程的主要内容
检验项目
DB51/T 1309-2011规程明确了籽粒苋检验的五个关键项目,具体如下:
- 纯度:指籽粒苋中符合品种特性的比例。
- 发芽率:指在一定条件下,籽粒苋在一定时间内成功发芽的比例。
- 发芽势:指在一定条件下,籽粒苋在一定时间内发芽的数目占总数的比例。
- 水分:指籽粒苋中所含水分的百分比。
- 杂质:指籽粒苋中非种子物质的总和。
检验方法
规程详细规定了籽粒苋检验的具体方法,包括:
- 纯度检验:通过显微镜观察法对籽粒苋进行分类鉴定。
- 发芽率检验:使用标准发芽箱进行发芽试验,计算发芽率。
- 发芽势检验:同样使用标准发芽箱进行发芽试验,计算发芽势。
- 水分检验:采用烘干法测定籽粒苋的水分含量。
- 杂质检验:通过筛选法、手选法等方法分离杂质,计算杂质含量。
检验标准
规程明确了籽粒苋检验的标准,具体如下:
- 纯度:纯度需达到98%以上,二级纯度需达到95%以上。
- 发芽率:发芽率需达到90%以上,二级发芽率需达到85%以上。
- 发芽势:发芽势需达到85%以上,二级发芽势需达到80%以上。
- 水分:水分含量需控制在12%以下,二级水分含量需控制在14%以下。
- 杂质:杂质含量需控制在1%以下,二级杂质含量需控制在2%以下。
检验报告
规程对籽粒苋检验报告的编制提出了明确要求,包括:
- 报告封面:包含检验单位、检验日期、报告编号等信息。
- 检验结果:列出纯度、发芽率、发芽势、水分、杂质等检验项目及结果。
- 检验依据:引用DB51/T 1309-2011规程的相关条款。
- 检验结论:根据检验结果,判断籽粒苋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规程的实施与意义
DB51/T 1309-2011规程的实施,对于提升籽粒苋质量、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具有深远意义,规程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规范籽粒苋市场,提升产品质量,保障农民利益,规程的实施有助于推动籽粒苋产业的健康发展,增强我国籽粒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DB51/T 1309-2011《籽粒苋检验规程》是我国籽粒苋检验领域的基石,对于保障农业生产安全、提升产品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广大农业工作者应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该规程,为我国籽粒苋产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