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T 1658-2013 段木黑木耳生产技术规程深度解析与实践创新

团体标准 601
《DB51/T 1658-2013 段木黑木耳生产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实践探索》一文,详细解读了段木黑木耳生产技术规程,结合实际生产实践,探讨了该规程的应用效果,为黑木耳产业提供了技术支持。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升,人们对食用菌的需求呈现出显著增长趋势,黑木耳,以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鲜美口感,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为了确保黑木耳生产的规范性和产品质量,我国制定了《段木黑木耳生产技术规程》(DB51/T 1658-2013),本文旨在对这一规程进行深入解读,并结合实际生产进行应用实践探索。

DB51/T 1658-2013 段木黑木耳生产技术规程深度解析与实践创新,DB51/T 1658-2013 段木黑木耳生产技术规程深度解析与实践创新,2,技术规程,质量检测,第1张

《段木黑木耳生产技术规程》概述

《段木黑木耳生产技术规程》(DB51/T 1658-2013)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段木黑木耳生产的省级地方标准,自2013年发布实施以来,对规范黑木耳生产、提升产品质量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该规程详细规定了段木黑木耳的生产流程、技术要求、质量标准和管理措施,旨在引导生产者遵循规范的操作流程,提高黑木耳的产量与品质。

规程主要内容解读

生产基地选择

规程强调生产基地应选在交通便利、水源充沛、光照充足、土壤肥沃、生态环境优越的区域,基地应远离工业污染源,以保证黑木耳生长环境的纯净。

原料准备

  1. 段木选择:选用直径5-10厘米、长度30-50厘米的杨树、柳树、槐树等硬杂木段木,要求无病虫害、无霉变。
  2. 菌种制备:选用优质黑木耳菌种,确保菌种纯度和活力。

段木处理

  1. 段木消毒:将段木浸泡在1%的漂白溶液中,消毒30分钟。
  2. 段木干燥:将消毒后的段木晾干,保持含水量在30%左右。

菌种接种

  1. 接种时间:在段木干燥后,选择晴天进行接种。
  2. 接种方法:采用接种法,每段木接种2-3个菌种。

发菌管理

  1. 发菌温度:控制在20-25℃。
  2. 发菌湿度:保持空气相对湿度在60%-70%。
  3. 通风换气:每天通风换气2-3次,每次30分钟。

出耳管理

  1. 出耳温度:控制在15-20℃。
  2. 出耳湿度:保持空气相对湿度在80%-90%。
  3. 光照:每天光照8-10小时。

收获与加工

  1. 收获时间:当黑木耳耳片充分展开、耳根收缩时,即可采收。
  2. 加工方法:将采收的黑木耳进行清洗、晾晒、烘干等加工处理。

应用实践探索

生产基地建设

在实际生产中,根据规程要求,选择合适的基地,确保黑木耳生长环境良好。

原料准备与处理

严格按照规程要求,选用优质段木和菌种,进行消毒、干燥等处理。

发菌与出耳管理

根据规程要求,控制发菌和出耳过程中的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确保黑木耳生长良好。

收获与加工

在黑木耳采收后,及时进行清洗、晾晒、烘干等加工处理,确保产品质量。

质量检测

在生产过程中,定期对黑木耳进行质量检测,确保产品符合规程要求。

《段木黑木耳生产技术规程》(DB51/T 1658-2013)为黑木耳生产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操作流程,在实际生产中,生产者应严格按照规程要求进行生产,提高黑木耳产量和质量,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不断探索和应用新技术、新方法,推动黑木耳产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