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2/T 2300.2-2024标准解读,农业生态植物类新规范引领绿色产业发展
《DB42/T 2300.2-2024》解读,该新标准针对农业生态产品生产技术规范植物类,旨在提升绿业发展水平,规范涵盖种植、养护等环节,助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速,绿色产业和生态农业的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为了更加规范农业生态产品的生产技术,提升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我国最新颁布了《DB42/T 2300.2-2024 农业生态产品生产技术规范 第2部分:植物类》,本文旨在对这一标准进行深入解读,并探讨其对绿色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
《DB42/T 2300.2-2024 农业生态产品生产技术规范 第2部分:植物类》是我国首个针对农业生态产品生产技术规范的省级地方标准,该标准对植物类农业生态产品的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储存等环节的技术要求进行了明确规定,旨在引导农业生产经营者遵循生态、环保、高效的原则进行生产,从而提升产品品质,满足市场需求。
标准主要内容
生产基础条件
标准强调,生产者需选择适宜的种植区域,并确保土壤、水源、空气质量符合国家标准,生产者需对种植区域进行生态环境调查,评估生态环境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降低风险。
种植技术
标准对植物类农业生态产品的种植技术进行了详细规定,涵盖了选种、播种、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环节,在病虫害防治方面,标准要求优先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加工技术
标准对植物类农业生态产品的加工技术进行了规范,要求在加工过程中严格控制生产环境,确保产品安全、卫生,鼓励采用先进加工技术,提升产品附加值。
包装、运输、储存
标准对植物类农业生态产品的包装、运输、储存提出了具体要求,以确保产品在流通环节中的质量不受影响,包装材料应无毒、无害,运输过程中应避免光直射、潮湿等不利因素。
质量安全
标准对植物类农业生态产品的质量安全提出了明确要求,包括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污染物等指标,生产者需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检测,确保产品符合要求。
标准实施意义
《DB42/T 2300.2-2024 农业生态产品生产技术规范 第2部分:植物类》的实施,对我国绿色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提升产品质量:标准对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储存等环节进行了规范,有助于提高产品品质,满足消费者需求。
- 保障消费者权益:标准对产品质量安全提出了明确要求,有助于保障消费者权益,减少食品安全风险。
-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标准引导农业生产经营者按照生态、环保、高效的原则进行生产,有助于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 提升我国农业竞争力:通过实施标准,提高我国农业生态产品在市场的竞争力,助力我国农业“走出去”。
《DB42/T 2300.2-2024 农业生态产品生产技术规范 第2部分:植物类》的发布,为我国绿色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在今后的工作中,各级政府部门、农业生产经营者应积极贯彻落实该标准,共同推动我国绿色产业迈向更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