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0/T 1681-2024,核桃鲜果采后处理新规程,助力品质提升与市场竞争力增强

团体标准 601
《DB50/T 1681-2024 核桃鲜果采后处理技术规程》旨在保障核桃品质,通过规范采后处理流程,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确保消费者能够享受到新鲜、优质的核桃产品。

核桃,作为一颗富含营养的坚果明珠,广受消费者喜爱,伴随着我国核桃产业的飞速发展,核桃鲜果的产量亦逐年递增,在核桃鲜果的采后处理环节,由于技术规程的缺失,导致核桃品质良莠不齐,严重影响了市场竞争力,为此,本文将深入剖析DB50/T 1681-2024《核桃鲜果采后处理技术规程》,旨在为我国核桃产业的蓬勃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DB50/T 1681-2024 核桃鲜果采后处理技术规程概述

DB50/T 1681-2024《核桃鲜果采后处理技术规程》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核桃鲜果采后处理的技术规范,其宗旨在于提升核桃鲜果的品质,减少损耗,维护消费者权益,该规程由河北省林业厅和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共同发布,自2024年起正式施行。

DB50/T 1681-2024 核桃鲜果采后处理技术规程主要内容

采后预冷

核桃鲜果的采后预冷是保障其品质的关键步骤,根据规程,核桃鲜果应在采摘后的24小时内完成预冷,预冷温度需控制在0-1℃之间,预冷时间不少于6小时。

清洗与消毒

核桃鲜果在采后处理中易受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污染,规程要求对核桃鲜果进行彻底的清洗与消毒,具体操作如下:

  1. 清洗:用清水冲洗核桃鲜果,以去除表面的灰尘、泥土等杂质。
  2. 消毒:使用200mg/L的次氯酸钠溶液或100mg/L的消毒液浸泡核桃鲜果,浸泡时间不少于10分钟。

去皮与分级

核桃鲜果在采后处理中需进行去皮与分级,去皮时,应尽量减少对核桃仁的损伤,保持其完整性,分级标准如下:

  1. 一级:核桃仁色泽鲜亮,无病虫害,无损伤,均匀。
  2. 二级:核桃仁色泽较暗,无病虫害,无损伤,较均匀。
  3. 三级:核桃仁色泽较暗,有少量病虫害,无损伤,不均匀。

包装与储存

核桃鲜果在采后处理中需进行包装与储存,包装材料需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包装袋应密封,以防核桃鲜果受潮、变质,储存温度应控制在0-5℃之间,相对湿度应控制在60%-80%之间。

运输与销售

核桃鲜果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阳光直射、高温、潮湿等不利环境,运输车辆应保持清洁、卫生,销售时,确保核桃鲜果新鲜、品质优良。

实施DB50/T 1681-2024 核桃鲜果采后处理技术规程的意义

  1. 提高核桃鲜果品质,满足消费者需求。
  2. 降低核桃鲜果损耗,提升经济效益。
  3. 规范核桃鲜果市场,保障消费者权益。
  4. 促进核桃产业健康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

DB50/T 1681-2024《核桃鲜果采后处理技术规程》的实施对我国核桃产业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各相关部门和企业应认真贯彻执行该规程,不断提升核桃鲜果品质,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核桃产品,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推动我国核桃产业迈向更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