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全产业链标准解析,DB41/T 2774.4-2024平菇出菇管理技术规程深度解读与实施指南

团体标准 601
《DB41/T 2774.4-2024》解读针对平菇全产业链标准体部分,详细阐述了平菇出菇管理技术规程,并提供了实施指南,旨在提升平菇种植效率和质量。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食用菌产业作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近年来迎来了飞速发展,平菇作为我国食用菌产业的佼佼者,其市场需求持续旺盛,为了规范平菇生产,提升产品质量,保障食品安全,我国于2024年正式发布了《平菇全产业链标准体系》的部分——《平菇出菇管理技术规程》,本文将对该规程进行深入解读,并探讨其实施的关键要点。

平菇全产业链标准解析,DB41/T 2774.4-2024平菇出菇管理技术规程深度解读与实施指南,平菇全产业链标准解析,DB41/T 2774.4-2024平菇出菇管理技术规程深度解读与实施指南,2,技术规程,现代化,第1张

《平菇出菇管理技术规程》(DB41/T 2774.4-2024)旨在针对平菇出菇的各个环节,包括菇房建设、菌种选择、培养基制备、接种、发菌、出菇管理等,制定一套系统化的标准化技术规范,该规程的核心目标是提升平菇生产效率,确保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推动食用菌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规程主要内容

菇房建设 菇房建设是平菇出菇管理的基础,规程明确指出,菇房应具备良好的通风、保温、保湿、遮光等条件,以满足平菇的生长需求,菇房建筑材料应选择防火、防潮、耐腐蚀的材料,确保菇房的安全性。

菌种选择 菌种是平菇生产的核心,规程强调,应选用优质、高产、抗病、适应性强的菌种,并对菌种的生产、保存、运输等环节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以确保菌种的质量。

培养基制备 培养基是平菇生长的物质基础,规程对培养基的原料、配比、制备方法等进行了详细规定,以确保培养基的质量和营养均衡。

接种 接种是平菇出菇管理的关键环节,规程要求接种操作应在无菌条件下进行,以避免杂菌污染,并对接种工具、接种方法等提出了具体要求。

发菌 发菌阶段是平菇生长的关键时期,规程对发菌室的温度、湿度、通风等条件进行了规定,以确保平菇菌丝的正常生长。

出菇管理 出菇管理是平菇生产的关键环节,规程对出菇期间的温度、湿度、光照、通风等条件进行了详细规定,以确保平菇的产量和品质。

实施要点

  1. 加强培训,提升生产者素质:各级部门应加强对平菇生产者的培训,使其掌握DB41/T 2774.4-2024规程的要求,提高生产技能。
  2. 规范生产流程,确保产品质量:生产者应严格按照规程要求进行生产,从菌种选择、培养基制备、接种、发菌、出菇管理等环节,确保产品质量。
  3. 加强监管,保障食品安全:各级部门应加强对平菇生产的监管,确保生产过程符合规程要求,保障食品安全。
  4. 推广应用,提高产业效益:各地应积极推广DB41/T 2774.4-2024规程,提高平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促进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

《平菇出菇管理技术规程》的发布,为我国平菇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各级部门、生产者应认真贯彻落实该规程,提高平菇生产水平,为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