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DB14/T 889标准深度解析,春箭筈豌豆栽培技术规程全新升级
《DB14/T 889-2024标准解读》全面升级旱地春箭筈豌豆栽培技术规程,为农业生产提供更科学、高效的指导,新标准从选种、播种、管理到收获等环节,详细阐述了种植技术,助力农业发展。
随着现代农业科技的飞速发展,豌豆,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其栽培技术也在日新月异,为了更有效地指导农业生产,提升豌豆的产量与品质,我国贵州省农业农村厅正式发布了《旱地春箭筈豌豆栽培技术规程》(DB14/T 889-2024),本文将深入解析该规程,旨在帮助广大农民朋友掌握旱地春箭筈豌豆的精准栽培技术。
《旱地春箭筈豌豆栽培技术规程》是我国贵州省农业农村厅依据实际情况制定的,专门针对贵州省旱地春箭筈豌豆的种植,规程内容涵盖了品种选择、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收获等多个环节,为豌豆栽培提供了全面的技术规范。
品种选择
在品种选择上,应综合考虑豌豆的适应性、抗病能力、产量及品质,我们推荐选择耐旱、抗病、高产、品质优良的品种,黔箭2号’、‘黔箭3号’等。
播种技术
播种时间通常选择在每年的3月中旬至4月中旬,播种量需根据土壤肥力和品种特性决定,一般每亩地播种量为15-20公斤,播种方式可采用条播或穴播,行距保持在40-50厘米,株距20-25厘米,播种深度约2-3厘米。
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是保证豌豆生长的关键,播种后需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出苗后,根据天气和土壤湿度适时调整灌溉,施肥方面,播种前施足底肥,一般每亩施用有机肥3000公斤,磷肥50公斤,钾肥30公斤,追肥应根据植株生长情况适时进行,通常追施尿素10-15公斤,要及时进行中耕除草,保持田间清洁,病虫害防治需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收获
豌豆成熟期一般在5月底至6月初,收获时,可采用人工或机械方式,确保豌豆的完整性和品质。
《旱地春箭筈豌豆栽培技术规程》为农民提供了科学的栽培指导,有助于提升旱地春箭筈豌豆的产量与品质,在实际生产中,农民朋友应结合当地气候、土壤等条件,灵活运用规程中的技术,实现豌豆的高产、优质、高效生产。
掌握这一规程对于提高旱地春箭筈豌豆的栽培水平具有深远意义,我们希望广大农民朋友认真学习并应用这些技术,为我国豌豆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