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T 1149-2015,玉米裹包青贮技术规程,打造高品质高效益的青贮玉米新标准

团体标准 601
《DB14/T 1149-2015 玉米裹包青贮技术规程》为提升玉米青贮品质与效率提供关键指导,详细阐述裹包青贮操作流程,确保青贮玉米的营养价值,助力农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玉米作为关键粮食作物与饲料原料,其产量与品质的提升对农业发展至关重要,玉米裹包青贮技术,作为一种高效、便捷的饲料保存方式,在提升玉米饲料利用率、降低饲料成本、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围绕《玉米裹包青贮技术规程》(DB14/T 1149-2015)展开,深入探讨其具体内容、实施关键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显著优势。

DB14/T 1149-2015,玉米裹包青贮技术规程,打造高品质高效益的青贮玉米新标准,DB14/T 1149-2015,玉米裹包青贮技术规程,打造高品质高效益的青贮玉米新标准,2,技术规程,现代化,第1张

《玉米裹包青贮技术规程》概述

《玉米裹包青贮技术规程》(DB14/T 1149-2015)是我国玉米裹包青贮技术领域的一项重要标准,由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制定,并于2015年正式实施,该规程旨在规范玉米裹包青贮的生产流程,提升青贮饲料的品质与利用率,确保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玉米裹包青贮技术规程》内容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玉米裹包青贮的生产、加工、运输及储存全过程。

技术要求

  1. 原料要求:选用新鲜、成熟度适宜的玉米秸秆,确保无病虫害、无霉变。
  2. 裹包材料:选用耐腐蚀、无毒、无味、环保的裹包材料。
  3. 裹包设备:选用自动化程度高、性能稳定的裹包设备。
  4. 裹包工艺:包括原料处理、裹包、封口、运输和储存等环节。

生产过程

  1. 原料处理:将玉米秸秆切割、破碎至适宜长度,便于裹包。
  2. 裹包:将处理好的原料放入裹包设备进行裹包。
  3. 封口:使用专用封口机对裹包好的青贮进行封口,确保密封性。
  4. 运输:采用专用运输车辆,将裹包好的青贮运至储存地点。
  5. 储存:将青贮存放在干燥、通风、避光的仓库内,避免光直射和雨水浸泡。

质量检验

  1. 外观检验:青贮外观要求无破损、无污染。
  2. 水分检验:测定青贮的水分含量,要求水分在60%以下。
  3. 酸度检验:测定青贮的酸度,要求酸度在4.2以下。
  4. 微生物检验:青贮中的微生物含量,要求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玉米裹包青贮技术规程》实施要点

  1. 选择合适的原料: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玉米品种,选择成熟度适宜的玉米秸秆。
  2. 严格控制裹包质量:确保裹包材料、设备和工艺符合规程要求,提高青贮的密封性。
  3. 加强运输和储存管理:选用专用运输车辆,确保青贮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在储存过程中,注意防潮、防霉变。
  4. 定期进行质量检验:对青贮进行定期检验,确保其品质符合标准。

《玉米裹包青贮技术规程》的实际应用优势

  1. 提高玉米饲料利用率:通过裹包青贮技术,可以延长玉米秸秆的保存时间,提高饲料利用率。
  2. 降低饲料成本:裹包青贮技术可以减少饲料浪费,降低饲料成本。
  3. 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提高青贮饲料的品质,为畜牧业提供优质饲料,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
  4. 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裹包青贮技术有利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业效益。

《玉米裹包青贮技术规程》(DB14/T 1149-2015)为我国玉米裹包青贮技术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在实际应用中,应严格按照规程要求,提高青贮饲料的品质和利用率,为我国畜牧业和农业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