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农业新里程,DB61/T 1907-2024 水稻化学农药减施技术规范发布
《DB61/T 1907-2024 水稻化学农药减施技术规范》发布,标志着我国绿色农业发展迈入新阶段,该规范旨在通过科学减量,实现水稻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助力农业可持续发展。
在全球农业现代化步伐不断加快的背景下,绿色农业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关键方向,化学农药的过度使用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也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产生了不利影响,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倡导的农业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我国最新颁布了《DB61/T 1907-2024 水稻化学农药减施技术规范》,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规范在水稻生产中的应用,以及其对绿色农业发展的深远意义。
《DB61/T 1907-2024 水稻化学农药减施技术规范》概述
《DB61/T 1907-2024 水稻化学农药减施技术规范》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水稻化学农药减施的技术指南,该规范的核心目标是通过科学、合理地应用化学农药,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降低农药残留,从而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维护生态环境,规范内容主要包括:
- 农药使用原则: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合理使用化学农药,以降低农药使用量为宗旨。
- 农药选用:依据水稻病虫害发生规律和农药特性,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
- 农药使用方法:严格按照农药使用说明书操作,避免过量施用。
- 农药使用时间:根据病虫害的发生时期,科学安排农药使用时间,提升防治效果。
- 农药残留检测:强化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规范实施对绿业发展的意义
- 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通过规范使用化学农药,有效降低农药残留,满足消费者对绿色、健康农产品的需求。
- 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减轻农药对土壤、水体及生物多样性的污染,守护生态环境。
-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实施化学农药减施技术,提升水稻产量与品质,降低生产成本,助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 推动农业现代化:规范化学农药的使用,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 增加农民收入:通过提高农产品质量,拓宽销售渠道,从而增加农民收入。
规范实施的具体措施
- 加强宣传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提升农民对规范的认知与实施能力。
- 完善农药管理制度:对农药的生产、销售、使用等环节实施严格管理,确保规范得到有效执行。
- 推广绿色防控技术:鼓励农民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化学农药的依赖。
- 强化农药残留检测:加强对农产品的农药残留检测,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 建立激励机制:对实施规范、农药使用量减少的农户给予奖励,激发农民参与规范实施的积极性。
《DB61/T 1907-2024 水稻化学农药减施技术规范》的实施,对我国水稻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通过规范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农药使用量,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助力我国绿色农业发展迈向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