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07/T 480-2025双孢蘑菇害螨防控技术规程解析及实施指南
《DB1307/T 480-2025 双孢蘑菇害螨防控技术规程解读与应用》是一份针对双孢蘑菇害螨防控的技术指南,该规程详细解读了害螨的防控策略,包括监测、防治措施和操作规范,旨在帮助农业工作者有效预防和控制害螨对双孢蘑菇的侵害,保障蘑菇产量和质量。
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作为我国重要的食用菌之一,不仅营养价值丰富,经济价值亦高,伴随着种植面积的持续扩张,双孢蘑菇病虫害问题愈发突出,其中害螨问题尤为严重,已成为制约双孢蘑菇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为有效应对双孢蘑菇害螨问题,我国出台了DB1307/T 480-2025《双孢蘑菇害螨防控技术规程》,本文旨在对该规程进行深入解读,以期为种植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DB1307/T 480-2025规程概述
DB1307/T 480-2025规程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双孢蘑菇害螨防控的技术规程,旨在规范害螨的监测、防治与治理工作,提升双孢蘑菇的产量与品质,规程内容主要包括:
- 适用范围:规程适用于我国双孢蘑菇生产全过程中的害螨防控。
- 监测与调查:规程要求种植者定期监测双孢蘑菇田害螨,及时控制害螨的发生。
- 防控策略:规程提倡农业防治、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控措施。
- 农业防治:包括合理轮作、清洁田园、调整播种期等。
-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微生物等生物资源进行害螨防控。
- 化学防治:合理使用农药,降低害螨抗药性。
- 治理与应急处理:对害螨严重发生区域采取紧急治理措施。
规程解读与应用
监测与调查
- 监测方法:采用目测、取样等方法,定期监测双孢蘑菇田害螨,调查种类、发生程度、分布范围等。
- 调查频率: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一般每7-10天进行一次调查。
农业防治
- 合理轮作:与非食用菌作物轮作,降低害螨发生。
- 清洁田园:收获后及时清理田间残枝败叶,减少害螨越冬场所。
- 调整播种期: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播种期,降低害螨发生。
生物防治
- 利用天敌:引入捕食螨等天敌,控制害螨数量。
- 微生物防治:利用昆虫病原线虫、真菌等微生物资源,抑制害螨生长。
化学防治
- 合理用药:根据害螨发生情况和农药使用说明,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
- 轮换用药:为降低害螨抗药性,采用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轮换使用。
- 施药方法:采用喷雾、喷粉、熏蒸等方法,确保农药均匀覆盖。
治理与应急处理
- 治理措施:针对害螨严重发生区域,采取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措施进行治理。
- 应急处理:在害螨发生初期,及时采取应急措施,控制害螨蔓延。
DB1307/T 480-2025《双孢蘑菇害螨防控技术规程》为我国双孢蘑菇害螨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种植者应严格遵守规程,采取有效防控措施,降低害螨发生,提高双孢蘑菇产量与品质,加强技术培训,提升种植者的防控意识和能力,为我国双孢蘑菇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