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T 2027-2024高校食堂营养健康建设规范深度解析与应用指南

团体标准 601
《DB36/T 2027-2024 普通高等学校营养健康食堂建设规范解读与应用》为我国普通高等学校食堂建设提供指导,详细解读了营养健康食堂的标准、布局、设施设备等,旨在提升高校食堂服务质量,保障师生饮食健康。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显著提升,对健康饮食的需求日益增长,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摇篮,普通高等学校的食堂建设直接关系到师生的饮食安全和营养健康,为了规范普通高等学校营养健康食堂的建设,提升食堂管理水平与服务质量,我国正式颁布了《DB36/T 2027-2024 普通高等学校营养健康食堂建设规范》,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规范,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DB36/T 2027-2024 普通高等学校营养健康食堂建设规范》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普通高等学校营养健康食堂建设的规范性文件,该文件旨在指导高校食堂在建设过程中遵循相关标准,确保食堂的食品安全、营养均衡和卫生环境,规范内容涵盖了食堂的选址、设计、设施设备、卫生管理、人员培训等多个方面,对于提升高校食堂的整体水平具有深远意义。

规范主要内容

食堂选址与设计

规范明确要求食堂选址应远离污染源,确保食品安全,食堂设计应充分考虑师生的用餐需求,合理布局,方便快捷,食堂应设置原料处理区、烹饪区、备餐区、餐具清洗消毒区等,确保各区域功能分区明确,避免交叉污染。

设施设备

规范要求食堂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卫生、环保的设施设备,包括冷藏、冷冻设备、烹饪设备、餐具清洗消毒设备、废弃物处理设备等,食堂设备应定期维护,确保正常运行。

卫生管理

规范强调食堂卫生管理的重要性,要求建立健全卫生管理制度,加强卫生知识培训,掌握基本的卫生操作技能,食堂应保持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消毒处理。

人员培训

规范要求食堂管理人员和员工应具备相应资格,通过专业培训提高服务意识和业务水平,食堂应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对员工进行定期考核,确保服务质量。

营养均衡

规范强调食堂应提供营养均衡的膳食,满足师生日常营养需求,食堂应根据营养学原则,合理搭配食材,确保膳食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的摄入量。

规范应用的重要性

提高食堂食品安全水平

规范的实施有助于提高食堂食品安全水平,保障师生饮食安全,通过规范食堂选址、设计、设施设备、卫生管理等环节,降低食品安全风险。

促进营养均衡膳食

规范要求食堂提供营养均衡的膳食,有助于改善师生营养状况,提高身体素质,通过合理搭配食材,确保膳食中营养素的摄入量,满足师生日常营养需求。

提升食堂服务质量

规范的实施有助于提升食堂服务质量,提高师生满意度,通过加强人员培训、完善考核评价体系,提高食堂的服务意识和业务水平。

推动食堂行业健康发展

规范的实施有助于推动食堂行业健康发展,提高整体水平,通过规范食堂建设,引导食堂行业向规范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DB36/T 2027-2024 普通高等学校营养健康食堂建设规范》对于提高普通高等学校食堂建设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各高校应认真贯彻落实该规范,切实保障师生的饮食安全和营养健康,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有力保障。